可是當粘罕得知潞州城的守將是宗澤的嫡子的時候。
粘罕就不抱那個希望了。
宗澤那個人,粘罕雖然恨之入骨,卻也深為敬佩。
他知道宗澤對大宋王朝的忠誠,正如他對大金國的忠誠一樣。
讓他背叛朝廷斷然不可能。
而事實上,宗穎守潞州城,之前宗澤給他派遣的三萬守軍,在兩個月的大規模廝殺下,折損了一萬七千多人。
不過粘罕車輪般的猛攻也付出了死傷四萬人的代價。
整個潞州城的城牆上面到處都掛著鮮血,彷彿是皇家朱漆將潞州城重新整理了一遍。
而潞州城根本沒有保定、成安郡那麼堅固。
之所以三萬人守住粘罕二十萬大軍的車輪進攻。
完全就是靠著守城士兵的堅韌不拔的精氣神。
現在,粘罕採取了陸昭陽的方案,也正好如釋重負的妥協,直接繞過潞州城,率軍南下,兵鋒直指洛京。
企圖在河南形成影響力,然後順勢侵吞應天府金陵城!
粘罕同時也留了後手。
他派遣心腹留守在潞州城附近觀察潞州城內守軍的動向。
畢竟粘罕的目的就是要將守軍吸引出來,跟金軍野戰的。
幾乎金軍所有的戰術都圍繞著‘野戰’來執行的。
因為野外騎兵衝殺,是老天賜給他們的飯碗。
更是遊牧民族打天下的本錢。
六天過去。
粘罕的大軍已經浩浩蕩蕩的兵臨洛京城下。
到了洛京,粘罕的心情就回到了年初南征時候的狀態了。
因為宋朝的百姓基本上都南遷避戰,在洛城跟金陵城聚集的。
也就是說,這兩座城池的人口總量比其他年間都大。
甚至大出了數倍。
人口多,對於粘罕來說,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
因為他得不到糧食,可以從宋朝百姓身上入手。
不行,吸引不動那些城內堅守的宋朝守軍。
於是粘罕兵發洛京。
此城守將翟進堅守不出,只等金軍放馬來攻。
粘罕一看,行嗷。
宋朝這是鐵了心要跟自己打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