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滅遼國前後用了幾年時間,南征大宋,又製造了歷史上的靖康之難。
昔日的小鋼炮如今無人能擋。
但是強勢的表現下面確實還存在著很多容易被人忽略的危機。
這也是完顏吳乞買一直忌憚的事情。
因為他們完顏世家的崛起之路,樹立了太大的敵人。
他們對遼作戰時候的屠城以及對遼國皇室的大肆殺戮都製造出很大的民怨。
現在完顏吳乞買也知道,宋朝是案板上的魚肉,滅宋確實符合他的長遠利益,而且還能從宋朝獲得數量可觀的財富。
可是正因為要滅宋,金國內部出現了完顏杲、粘罕以及完顏復這樣的堅定戰爭狂人。
他們的存在,直接威脅到完顏吳乞買的皇權了。
可是,這事說起來,又在這個階段變味了。
完顏覆在西北遭遇重大損失。
粘罕跟金兀朮也沒有攻克宋朝的軍事重鎮。
金人的兵鋒以及難以跟去年一樣威懾天下了。
這就讓很多人不得不冷靜下來仔細的思考。
到底他們能不能滅了宋朝。
如果能,那還能咬緊牙關拼搏最後一下。
如果不能,到時候損兵折將不說,國力也被宋朝消磨的趨於匱乏。
到那個時候,遼國的舊臣耶律大石百分之百會聯合蒙古部落對金國政權展開反擊的。
退一萬步說,縱然蒙古不反擊,只要他們自立為王,割據西域壟斷了西域那邊的馬場。
就相當於扼住了金國的戰略資源。
畢竟古代戰場上的戰馬是各國最為核心的資源。
這個時期,大宋缺少戰馬。
金國的女真也缺少戰馬。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崛起的時候,最初獲得的三千多匹駿馬是透過貂皮跟人參換來的。
實際上在女真人生活的北方,冰天雪地的氣候環境之中根本無法培育出戰馬。
所以整個宋朝時期,蒙古人佔據的新疆就是戰馬的繁衍聖地。
而且在當年遼國跟宋朝澶淵之戰的時期,整個宋朝的實力是處於巔峰狀態的。
那時候的遼國,戰馬就有八十多萬匹。
其中六十萬匹戰馬是遼國附屬的蒙古人提供的。
可想而知,蒙古部落在這個時期還是有很強的存在感的。
反觀金國,他們的戰馬也都是繼承了滅遼之後的馬匹存量。
那樣的存量市場是不會持續增加的。
只會越用越少。
以至於這一次南征,其實金國也是卯足了勁才湊齊二十萬騎兵的。
再加上女真人的生活方式是捕獵跟漁獵,在氣候比較溫暖的時候還會耕種。
他們根本不是職業養馬的選手。
所以培育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