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為了給那兩萬人配備騎兵,趙爍也讓張叔夜費勁了心思。
如今趙爍一口氣給了張柏均兩萬,已經是拿出自己的老本了。
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金兀朮嚐到苦頭。
要說兩萬騎兵對十萬金人?
這樣的戰,在北宋末年沒有人敢想。
更沒有人敢做。
可是趙爍做了。
因為趙爍斷定兩軍對壘,拼的還是軍心跟士氣。
現在金人士氣低迷,兩萬宋朝騎兵突然追殺,那浩大的聲勢必然能讓金軍更加混亂。
所以這一次出戰,本質上還是偷襲!
與此同時,金軍也開始安排大軍後撤了。
但是金兀朮之所以被金國稱之為戰無不勝的五國城第一名將,自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的。
能在當世排列前五,金兀朮對漢家歷代編纂的兵書也是極為熟稔。
他當然聽說過楚漢爭霸時期,西楚霸王項羽被圍核下,漢朝皇帝跟兵仙韓信給他來了一出四面楚歌的大計。
當那楚歌響起,迅速就瓦解了項羽的軍心。
這一次,金兀朮知道宋朝皇帝也是如此。
既然軍心受到了干擾,那勢必會有人來襲擊。
所以,金兀朮大方向是撤退。
而真正的手段,是在撤退的途中以柺子馬跟鐵浮屠最為最堅固的軍陣防線,在後方掩護大軍。
按照金兀朮的構想。
他只需要將大軍退守到黃河河畔。
在那裡依山傍水構建大型軍營。
遠離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汴梁城,然後在慢慢的重整旗鼓。
這是他的打算。
可是宋朝的皇帝趙爍不希望金兀朮心想事成!
現在的趙爍也有些緊張。
他登上城樓,身邊站著李淮跟高俅。
比起李淮,高俅則有些擔憂剛剛出城的那一支騎兵。
他害怕這一去就再也見不到張柏均了。
倒不是說高俅有多麼器重張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