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彥舟雖然欣喜,卻也有些驚訝,按理說來投誠,不是應該老老實實的先派使者來。
然後過幾天才率軍繳械之後,一起搞一個聯誼儀式。
最終才算正是投誠。
但是這突然就帶著一萬多人過來。
會不會有詐啊?
念及於此孔彥舟問道:“你瞭解那個孟超嗎?那從哪搞來兩萬多人?要知道,一個流寇山匪要想做到這一步,絕非易事。”
“大人,那個人我倒是瞭解一點,之前他是徐國公趙棣在北京城時期招募的義軍,剛開始的時候他手下就有上千號兄弟。”
“哦,原來如此啊。”
“必然是沾了國公殿下的光,不過那兩萬多人確實對我阜縣大有助力。”
“你現在出去迎接他們,本大人在大堂內為他們安排歡迎宴。”
張達連忙說道:“大人,這事不妥吧。”
“嗯?為何?”
“依下官看,可以先邀請他們的使者入城,咱們先把金銀珠寶收了,也算是接受了他們的誠意。”
“然後安排孟超以及核心人員入城共商大計即可。”
“畢竟只要是投誠,他孟超在衡城也可以,終歸是聽大人您的號令即可。”
“要是現在讓那兩萬多人過來,只怕會跟我城內計程車兵起些衝突。”
“再說,我們每天從朝廷手中只能領取五千人的軍餉,卻還要養活三萬多人的草頭兵,本來軍糧都捉襟見肘,再來孟超的兩萬多人,那糧草就沒了。”
張達考慮的並非沒有道理。
然而,孔彥舟現在已經被壯大勢力的幻象徹底的衝瘋了頭腦。
他急不可耐的催促道:“你啊你,你真是長了一個迂腐的腦子。”
“孟超他們是來投誠的,跟我們在當地收編的民兵不一樣。民兵不能上報,因為朝廷不允許私自募兵了。”
“但是投誠來計程車兵那就不一樣了。”
“還請大人明示。”
孔彥舟用看待傻子的眼神看著張達,耐心解釋道:“你想想,如果我們收留了孟超的人,那直接上報朝廷,朝廷能不給軍餉嗎?”
“必然是要給的,否則人家不投誠,那朝廷的危害跟損失只會更大。”
“既然要給,我們就可以上報六萬人的名額。”
“這樣就可以徹底解決我們麾下那三萬多民兵的軍餉,也能為兄弟們找個編制。”
原本還有些謹慎的張達聽完孔彥舟的解釋之後。
神色豁然開朗。
“大人洞若觀火,見知灼章,下官佩服。”
“哼,好好學學吧,你還年輕,跟著本大人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好了。”孔彥舟擺了擺手:“你現在去開城門,接待孟超以及他的大軍入城。”
“歡迎儀式一定要搞的隆重,喜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