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爍本來正在跟李彥回、張懷禮商議政事。
兩淮地區繳納上來的糧草跟稅銀正在有條不紊的往汴梁城輸送。
今年的膠水過程可比往年還要順利。
這當然離不開趙爍動不動就斬那些不作為又橫徵暴斂的貪官起到的警示震懾作用。
就在高俅想要尋找李淮,讓他通稟的時候。
忽然發現文德殿前還站著一個人。
高俅看那個人的背影,便是心頭一驚。
因為他正是自己當年的老下屬,也是如今皇帝眼中的大紅人張叔夜。
正所謂冤家見面,高俅很是尷尬。
現如今風水輪流轉。
張叔夜已經成了北方三大邊鎮的統帥。
而高俅則被皇帝賦予了統籌武德司的權力。
即便如此,高俅也按捺著心中的狼狽,笑道:“張相公,你何時從北方返京的?”
張叔夜循聲一看,得知是高俅的時候,眸中閃過一抹不悅的神色,僅僅是淡淡的說道:“剛來。”
這一句回應直接給高俅整的難以下臺。
畢竟高俅如今在汴梁城內仗著有陛下撐腰,文武百官們哪個加了他不得尊敬的稱呼一句‘高太尉’啊。
可是他發現張叔夜明顯對自己很冷漠,一時間也不知所措,急忙將那老臉擱到了大殿走廊的另外一邊。
目光空洞的盯著牆上的龍壁,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很快,內務府總管李淮走了出來。
“相公,太尉,陛下召見你們呢。”
聽聞此言,張叔夜和高俅對視一眼,各自擺出高冷的姿態,進入文德殿。
趙爍坐在殿上。
他知道張叔夜從北方風塵僕僕的前來,必定是出了要緊的事情。
畢竟趙爍這段時間已經給北方提供了糧草跟軍械還有軍餉了。
果然,張叔夜進入大殿,便神色嚴肅的說道:“陛下,據我大宋邊防哨兵反饋,我朝之前的右相張邦昌在潞州(今山西長治)稱帝建北晉了。”
其實這個訊息對趙爍而言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因為在趙爍心中,張邦昌就是歷史上板上釘釘的漢奸,走狗,賣國賊。
那是北宋年間跟南宋秦檜齊名的雙標名流。
即便張邦昌這一次不在潞州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