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現在也不害怕了。
如今大宋的天子,是一代聖明之君。
為這樣的君王辦事,縱然自己得罪了那些貪官士大夫們又如何?
他不但不害怕,還盼望著能夠青史留名。
趙爍接著說道:“現在有些事,需要你這位內閣宰輔全權督辦,若是順利,愛卿便是大宋振興的第一大功臣。”
“請陛下發令,微臣若是辦不成,提頭來見。”
“好!李愛卿一代儒官,有虎將之風骨。”
趙爍讚許之後,開門見山,直點主題:“其一,你督辦兩淮以及江南之地的糧草北上,充填北方糧庫。”
“還有糧道以及因戰而毀的官道,必須儘快修復,恢復交通暢通,以便於地方賦稅入京。”
“再就是配合高俅穩定汴梁城內的秩序。”
“如今金人敗退,勢必會攛掇他們在城內的內應,給我們搗亂,你明白?”
“微臣明白,臣這就下去處理。”
“等等。”
就在李彥回要走的時候,趙爍叫住了他。
“糧草歷來是戰略物資,是核心。”
“眼下山東跟浙江一線,因民寇起義,糧食必然不充裕。所以,你也沒必要將催繳糧食的目標放在那兩個地方。”
“倒是可以另闢蹊徑。”
李彥回聞言一愣,不解道:“還望陛下明示。”
趙爍說道:“大宋兩極分化嚴重,窮的窮死,富得流油。你可拿那些囤積大量糧食,企圖哄抬糧價的富商開刀。”
“殺嗎?”
“不!”趙爍搖了搖頭,怎麼可能殺呢?
他們可都是朕的錢袋子。
再說,那能殺乾淨嗎?
據史料記載,宋末的糧食跟白銀,幾乎有百分之八十躺在文官集團的財庫裡。
尤其是那些跟士大夫們捆綁在一起的天下富商們,壟斷了國內一半的糧食。
他們囤積的糧食寧肯在庫內發黴潮溼,第二年倒掉,也不拿出來低價賣給窮人。
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等著現在皇帝要休養生息的時候,拿出來坐地起價嗎?
所以,趙爍壓根不給他們那個機會。
而是率先做出針對那些商人們的對策。
那就是禁止糧食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