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也就點頭答應。
就在李彥回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
趙爍突然喊住他:“李彥回,記住,凡是這次用二倍引岸兌換一份糧食的那些大戶,你都把他們的名字記錄下來。”
“臣領命。”
“對了,如果有人按照朝廷提出來的置換方案給我們糧食的,他們也記錄下來。”
“好。”
“嗯,這就沒事了,你先下去吧。”
趙爍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
到時候發財的事情讓給那些仁義的商賈。
那些趁機哄抬物價,囤積貨物威脅朝廷的大戶。
到時候按照名冊逐一收拾他們。
現在趙爍沒有功夫理睬他們。
因為他首先要顧及汴梁城的軍民溫飽。
汴梁城人口有百萬,百分之八十的人會在半個月後斷糧。
而足夠全城百姓吃一年的糧食,卻都在剩下的那一小撮精英家族手中掌控。
所以,多花點錢,讓那些大戶們出糧。
這是明智之舉。
按照四百萬兩白銀計算,到時候最起碼能獲得二百萬擔糧食。
那就能堅持三個月了。
到時候即便汴梁城外的金軍能熬到那個時候。
隨著炎炎夏季的到來,中原大地的高溫跟灼熱也會讓他們軍心喪失殆盡。
趙爍解決好撫卹跟糧草問題之後,覺得渾身壓力銳減。
剩下的則是重點關注黃河兩岸的義軍局勢。
此時的河北地界。
集結在前面的義軍已經距離金軍後方不足三百里路程了。
按照急行軍,一支小規模騎兵兩天後就會出現在金軍後方。
宗澤前行的速度非常快,卻也沒有掉以輕心。
與此同時,另外一支義軍也快速從河北的滑州往東趕。
這一支軍隊裡面就有大宋未來的帥才嶽武穆。
早在幾天之前,岳飛就讓身邊的兄弟們打探清楚金軍在沿途安置的一些山寨。
只不過岳飛此時還是王聰麾下的一個小卒。
他沒有決定戰爭的權力。
而那個王聰因為不敢跟金軍正面碰撞,所以就打算退避三舍,躲到太行山一線儲存實力。
可是他聽說宗澤率軍要南下勤王的時候,王聰立刻產生了跟宗澤會合,互相扶持的打算。
於是兩天後,王聰跟宗澤合軍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