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偏激了,太狂妄了。
今天我趙佶就要清理門戶。
宋徽宗腦海之中瘋狂的旋轉著自己的完美計劃。
第一步就是他在眾人緘默不語的時候,挺身而出,振臂高呼。
讓百官找到主心骨。
然後就順勢藉助大家的推波助瀾,廢了這個皇帝。
第二步,就是最關鍵的。
宋徽宗已經想好了,只要自己重新掌權。
他絕對會第一時間跟城外的粘罕大將軍談判(投降)。
大宋地大物博,富有四海。
肯定能夠衰減金軍的怒火。
如果那時候還不可以,那就直接把趙爍交給金人。
畢竟這段時間金軍的將臨門也瞭解了情況。
從頭到尾不是他宋徽宗不配合,實在是新的皇帝要硬剛。
到時候所有的責任全部退到趙爍頭上。
這件事情就有一個談判的好開頭了。
完了金人需要多少賠償,就直接大大方方的答應他們。
畢竟汴梁城的百姓還是很富有的。
既然能張羅起來一起抗金,那自掏腰包緩解金人的憤怒。
也是可以的!
這就是宋徽宗的具體想法跟構思。
他這麼考慮問題,也有他的道理。
因為趙爍已經打破了現狀,打亂了政權的平衡了。
大宋朝一直以來重文輕武,突然到了趙爍這邊直接黷文揚武。
而且幾天之內接連砍了幾名文臣。
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他幾乎成了一個獨特的符號了。
正如盧德公說的那樣,趙爍是暴君。
可是趙爍對此卻是不以為然。
暴君怎麼了?
只要不是昏君就好。
縱觀華夏曆史上,那些文治武功都非常鼎盛的皇帝。
哪一個不殘暴?
沒有霹靂手段,他們能建立千古璀璨的帝王霸業嗎?
肯定不行!
即便是在宋廷士大夫們口中,認為仁義博愛的宋太祖趙匡胤!
沒錯,他確實不怎麼殺大臣!
可是他的殺伐,在對付異族的時候,有沒有打折扣?
沒有!
不但沒有打折扣,反而殺伐果決,從屍山血海之中來回殺戮,眼皮子都不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