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積小勝才能大勝,才能成功。
不過趙爍也會利用這一次小勝,來加強宋人‘敢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理念。
尤其是這一次汴梁守衛戰,給那些外面抗金的勤王大軍帶來的影響無法估量。
反觀那一支阻擋大宋各路勤王之師的五萬女真鐵騎,現在該考慮如何善後的事宜了……
由於金軍全線撤出汴梁城的戰鬥範圍。
很快,金軍的使節就來到城下。
他朝著城樓上說明來意。
是要打掃戰場了!
宋軍這邊的張叔夜也開始授權城樓上計程車兵順著城牆到城下。
要說古代人們在戰後的善尾工作,還是相當講究的。
比如白天彼此還是廝殺的六親不認的仇敵。
但是到了晚上,如果彼此還都幸運的活著的話,會在戰場上再次見面。
不過這一次不會刀劍相加。
而是各自收拾友軍的屍體!
這個規矩一直從古戰場傳襲至今。
如果不是金人爾虞我詐,狼心狗肺,經常善變的話。
張叔夜會開城門去城外收斂那些掉落下去的宋軍勇士的屍體的。
但他沒有這樣做。
因為金人詭計多端,很有可能會趁著戰場的時候突然發起攻擊。
因此張叔夜就只能透過繩索將士兵放下。
最後確保安全後,再開城門讓他們進來這樣的方式,來迎回犧牲守軍的屍體。
經過一個時辰的統計。
這場汴梁保衛戰的人員傷亡有了一個確鑿的資料。
張叔夜那邊戰死二百七十一人,傷員兩千多人。
李綱那邊戰死者四百三十人,傷員兩千多人。
張柏均跟張謙之這邊,戰死一千多人。
兵部複雜鎮守的西門保衛戰,則戰死七百人。
說到底,還得是能征善戰的張叔夜厲害。
他的經驗能避免士兵們死亡。
受傷的人多,但他們經過治療後,又是一條好漢。
“這麼說,我守軍陣亡兩千四百多人。”
作為帶頭抗金的皇帝,趙爍有些傷感。
這個傷亡數字確實超出了他的預料。
傷亡太大了!
跟金人的比例沒有達到一比武。
這足以說明,大宋的軍隊戰鬥素質確實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