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曇花一現來形容最為合適不過。
歷史上的高俅以及高俅的侄子高衙內,也跟梁山以及豹子頭林沖沒有所謂的衝突。
而真實的高俅也沒有水滸傳裡面刻畫的那麼奸佞。
真實的高俅只能是貪官怠政的代表。
沒有真才實學,將禁軍的戰鬥力帶的拉稀擺帶的原畫人物罷了。
不過那個宋江確如水滸傳裡面描寫的那樣,大奸似忠。
張叔夜的名望就是從平定各路農民起義的征戰當中豎立起來的。
他那能征慣戰的軍功也是實打實的。
但是,大宋被各路起義軍鬧的國庫逐漸虧空。
真正給大宋帶來威脅,並且成為心頭大患的起義軍則是浙江一個叫方臘的農民工。
他就是受童貫劃湖而治,暴力催收苛捐雜稅的產物。
方臘起義那是真的牛逼壞了。
自古以來燕趙就多慷慨悲歌之士,浙江漁民挨著山東,也沾染了粗魯灑脫的習性。
此外漁民們本就有一腔血勇。
被方臘一號召,直接拿起魚叉棍棒就跟當地的官兵對抗。
一時間當地的官兵被暴揍的屁滾尿流。
就連府衙也差點被剷平。
星星之火,在短短兩個月內燃遍了大半個江南。
原來的魚米之鄉,被戰火硝煙覆蓋。
最後朝廷不得不派遣主力部隊前去鎮壓。
而當時宋徽宗調派的部隊便是大宋陳列在西部邊境用來對抗西夏的西路軍。
統帥正是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
原本按照大宋跟金國的結盟協議,种師道是要帥軍北上去奪取大遼的燕京的。
後來沒去成,就是因為他調西路大軍去江南平定方臘之亂了。
水滸傳裡面的方臘,倒是刻畫的非常貼切。
方臘麾下的三十六名虎將也差不多都有對應的原型人物。
而且擁有萬夫不當之勇。
即便如此,他們在久經戰火錘鍊的西路軍的攻勢下,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歷史上最有希望跟宋廷叫板的起義軍方臘被放倒了!
宋徽宗終於能緩一口氣。
消停了一段時間,他有開始去找李師師按摩,寫真,又繼續放縱哼哈二將搜刮民脂民膏。
好日子沒過多久,大宋的真正問題就接踵而至了。
首先,大宋自太祖時期就跟北面的大遼是生死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