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遣返的總人數不下3萬,如果是跟著離去的親屬,琴島不會計入統計。
也就是說,真正被遣返的人口會成倍高於統計數字。
這是個殘酷的事情,每年都會上演骨肉被分離夫妻被分居的場面。
有些人還是公司骨幹行業支柱小門店老闆,該走也必須走。
非常不人道,但是琴島已經實行幾十年。
有個非常強大的理由,就是保護傘系統雖然強大到能壓制變異人,同樣也有副作用。
它會改變普通人的免疫系統,如果不適應環境,人留在這裡會多病枉死。
所以讓那些人離開也很合理。
如果自己不走,就強行趕走,以“我是為你好”的名義。
有人權組織質疑這個理由,認為是故意在進行人口調整。
根據大資料,被驅逐的除有汙點的人之外,大部分是社會底層年齡偏大的下層市民。
琴島的市民分為五等,一二等是上層市民,三等是中層市民,四五等就是下層。
只有極少數富豪因為不適應環境被驅逐,所以這裡面有黑幕。
政府這邊的律師也反駁過。
因為有錢人更有時間鍛鍊身體或購買補品,他們更能適應保護傘系統。
所以政策不存在歧視。
雙方的嘴仗打了幾十年,沒有休止。
針對驅逐的遊行示威從來不斷,還有很多人會想辦法躲避。
林亂看著傳單,想到自己剛來的時候還不算市民,現在置業有居住證肯定是。
四等沒有問題,從三等市民開始需要榮譽,不僅僅是錢,要有貢獻。
林亂覺得琴島的這套驅逐政策雖然殘酷但是很靈活,保證城市的人口流動。
很多大城市都是在高速發展中人口瘋狂湧入,促進城市發展並且形成消費市場。
但城市不可能一直高速發展,進入瓶頸期後形成尾大不掉的負擔。
高樓大廈和貧民窟共存,城市被人為劃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區,窮人區富人區。
如何彌補階層的鴻溝,是城市治理的難題。
如同大企業的退休職工,日積月累之下會成為沉重的壓力。
琴島強行驅逐部分人,再引進新鮮勞動力,就能大大減輕這個問題。
不過世界上只有一個琴島,沒有第二個城市敢這樣做,從古到今都只有這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