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水庫的設計結構有問題,國家當時修建這座大型水庫根本就不可能考慮會被敵人圍攻的情況。
再者,在大湖河流交匯出開闢山體建造水壩已經是了不得的工程了,再搞圍牆估計財政得破產。
參委會深刻認識到自己貪而求大的錯誤,最終採納了農產隊大隊長陳長工的建議,退而求其次地選擇在金井水庫、桐橋水庫、橫頭山水庫之間建造生存基地。
這裡有山有水,農田豐茂,離常沙市將近一百里路,附近縣鄉鎮村多不勝數。而且離著長江流域有段距離,就算發生水患也禍害不到基地。
缺點就是河面較窄,最窄小的河寬只有八十米左右,運沙船若是開進來,調頭相當麻煩。且生存基地遠離洞亭湖,足有兩百里距離。
凡事有得必有失,認真考慮之後,大家還是覺得種田是硬道理,不上岸的話,團隊諸多不便,別說發展了,以後吃的都成問題。
於是,武裝行動隊白乾了幾天,只得繞道平江河流進入南湖省內陸,以桐橋水庫為基地,在附近的桐橋縣裡清理喪屍。
桐橋縣常駐人口五十三萬人,想靠刀斧把喪屍殺光是不現實的,只能是選擇大型的商場、工廠、倉庫這些地方,用可燃物配汽油的方式進行焚燒處理。
只要沒有智力型喪屍指揮,普通喪屍智商低下,很容易就被聲音、火光、移動的活物所吸引。
桐橋縣的大火連續燒了十多天還沒停歇,白天黑煙沖天,夜晚火光沖天,把附近鄉村鎮的喪屍都給吸引而來,越聚越多。
站在樓頂看著縣城裡處處燃起的大火,武裝行動隊也很無奈,渾身冒火的喪屍把火給引燃到了外面,許多原本不該燒的地方也被焚燬了。
殺了這麼多天,但縣城主幹道上的喪屍依舊是密密麻麻如螞蟻一般,縱然是陳宇也看得頭皮發麻,碰到這種規模的屍群,除了躲起來沒別的選擇。
想象一下,如果是古代那種十多米高的城牆,在智力型喪屍的指揮下,不需多,只要幾萬喪屍悍不畏死地衝鋒,用屍體當墊腳,很容易就能突破進城池中。
像嫂子那樣可以控制周圍數百米範圍內的喪屍,密集衝鋒的話,城牆沒有二三十米都靠不住。要是控制個幾十萬上百萬喪屍疊屍牆……簡直不敢想象那場面。
桐橋縣佔地面積約莫兩千五百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想要用城牆圍起來,城牆至少得兩百公里長度。
光是計算一下建築用料,都是令人腦殼疼的賬面數字。
當然,大家不需要重新燒磚什麼的,可以直接把附近鄉鎮的建築磚石給拆下來利用。但不管怎麼說,水泥是必須要燒製的。
想要燒水泥,或者挖土造牆,以及運輸建築材料之類,就必須得先發電。其次,還得有充足的勞動力,光靠漂亮女人可不行。
人口!
會電工、建築、機械修理、工程師、工程設計等等各種行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