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波次來襲戰艦的艦長們看到這一場景,難免會出現瞬間的失神,導致反應遲鈍,無法及時做出正確的指令。這一愣神的工夫,五艘戰艦中反應最快的編隊旗艦就延遲了整整4秒鐘對主炮進行充能,而最慢的那艘驅逐艦則足足浪費了9秒鐘。
倒是看不到主監控屏的駕駛員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只要艦長們沒有發出新的指令,他們都按照進入曲率飛行前的佈置,按部就班地開始進行制動減速操作,將戰艦的航行速度降下來。
而一旦戰艦慢下來,只要速度還高於常規引擎200公里/秒的巡航速度,再想提速就得依靠複合了躍遷及曲率兩種飛航模式的主引擎的曲率加速來實現,那是需要充能時間的。
也就是說,此刻雙方就像之前幾波的交鋒過程一樣,按部就班地向彼此靠近,UAC的艦長們想要做出什麼改變已經來不及了。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的充能速度比“暴風號”慢了一步。
48秒鐘過去,“暴風號”的主炮充能完成,而除了哈格的“狂戰士”,其他四架機體已經貼近了各自的目標,正在使用各自的高斯炮對其艦尾引擎噴口進行炮擊。
這種一對一的炮擊其實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基本上沒辦法在一分鐘之內損毀引擎噴口。也就是說,“暴風號”一方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大動作的話,就要承受對手至少兩輪主炮集火。這可是非常危險的。
見此情形,UAC人頓時稍感安心。雖然“暴風號”提前充能,將會搶在他們前頭開炮,在UAC戰艦沒有張開R粒子護罩的情況下,應該能夠重創甚至擊沉一艘戰艦。但是從整體大局上來看,UAC人是佔優勢的。
這一刻,“暴風號”開火,目標是哈格的“狂戰士”還沒來得及靠近的目標——一艘超新星級主力艦,人的戰艦此時距離“暴風號”6000公里,按照主炮粒子束在這種距離上的發散率,以及戰艦自身的規避能力,沒有覺醒者“加速”能力的這艘主力艦根本不可能避開這一炮。就算駕駛員使盡了渾身解數,也不過是稍微調整了戰艦的姿態,避開艦首要害,讓這一炮命中相對比較不怕捱打的腹部整備艙位置。
即便是這樣,這艘戰艦雖然沒有被擊沉,卻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動力爐對艦首的能量供應迴路被斷開,還差12秒就能完成充能的主炮能量瞬間逸散消失。
這艘超新星級主力艦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狼狽地進行緊急搶修和調頭逃離。如果風宇的戰術僅僅是這樣,根本不足以讓“暴風號”擺脫鏈式防禦的糾纏。
事實上他的孤注一擲戰術,現在才進入正式實施。
在“暴風號”開炮的同一時間,包括哈格的“狂戰士”在內的所有五架機動戰士同時做出一個動作——從內建揹包裡抽出一把斬艦刀,啟用能量刃。
五把斬艦刀!
這絕對是機動戰士誕生以來前無古人的一幕!相信在人類還無法提高用於製作斬艦刀的戰略資源之前,這也會是後無來者的一幕!
對於UAC的艦長們,這是令人窒息的一幕。
五架水藍色機動戰士的身形再一次在他們的眼中被無限放大,彷如恆星般耀眼。
這一刻身處這一片空域的UAC人非常的絕望,他們一片混亂的腦子裡甚至已經失去了基本判斷力,分不清五架水藍色機體當中哪兩架才是正牌的“風暴”。
在UAC人眼中,水藍色的,手持斬艦刀的,都是“風暴”!
在這一瞬間,除了已經半殘的旗艦,其他四艘驅逐艦的艦長全都選擇了認命,預設自己的戰艦即將被擊沉,下令全員棄艦逃生。
他們甚至沒有生出一絲的反抗意志,沒想試試在五把斬艦刀的威脅下向“暴風號”展開絕地反擊。
如果他們知道除了兩架“風暴”之外,其他的三架機動戰士還沒有過任何一次斬艦記錄。
在模擬器上進行訓練時,兩位GMP少年的對艦作戰成績差強人意。即便使用斬艦刀,他們的模擬斬艦成功率也不過是六成多一點。只要戰艦側舷炮塔的火力兇猛一點,他們就會因為控制不好自身與戰艦的距離,導致斬艦刀的能量刃無法全部切入機體,無法取得致命性的攻擊效果。
不是每一架拿著斬艦刀的機動戰士都是“風暴”,不是每一位揮出斬艦刀的機動戰士都能擊沉戰艦。
然而這一刻GMP少年們做到了,因為對手沒有反抗意志,讓他們輕輕鬆鬆地貼近戰艦,一刀斬入動力爐。
本來哈格的“狂戰士”就不是為了去攻擊那艘已經殘廢的旗艦才拔出斬艦刀的,他是用來防止兩位GMP少年失手的重要備份。
風宇的孤注一擲作戰計劃成功,UAC人的第六波次戰艦四艘沉沒一艘重傷,鏈式防禦的環節在此斷裂。
一直沒有停止引擎預熱的“暴風號”在一分鐘之後進入曲率飛行,消失在UAC人的視線當中。
看清爽的就到【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