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開恩科了!
這道旨意暢通無阻。無論是內閣還是禮部全都對這道旨意稱讚不已,聽到這旨意的官員無不稱一聲皇恩浩蕩。
不只是朝中反響熱烈,民間反響也很熱烈。每次會試都是一次盛舉,狀元郎騎馬遊街,京城萬人空巷。
自古窮文富武,相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最有可能改變命運的就是科舉,一旦會試高中,便似鯉魚躍龍門。
朝中官員的注意力都被恩科吸引了過來,一邊寫信敦促家族子弟準備恩科,一邊熱議誰會是此次會試的主考官。
雖然主張公平,但是會試的主考官在審閱的時候難免會帶有主觀喜好,所以誰做主考官也很重要,大家難免就會向主考官的文風上靠攏。
誰會是會試的主考官呢?
是內閣的幾位閣老?首輔汪閣老?顧閣老?李閣老?
還是新任的禮部尚書彭大人?
又或者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容大人?
不只是民間,就是朝中也議論紛紛,恩科的主考官應該就在這幾人之中。
內閣的幾位閣老都有可能,畢竟都是朝中德高望重之輩。
禮部尚書任會試的主考官也是常有之事。
翰林院的掌院學士任會試主考官也並非沒有過,而且容大人還是皇帝的丈人。
所以市井百姓議論著,紛紛覺得此次會試的主考官很可能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容大人。
但是容大人自己卻不這麼覺得,他覺得自己不可能主考會試。
因為誰主考會試,那就會成為那一科進士的座師,這是一種斬不斷的聯絡,那就意味著,會形成一股強大的人脈。
“如果,皇上登基時並非入主東宮繼承大統,那開恩科的會試主考非我莫屬。因為皇上最需要的是穩固江山社稷。”
“但是皇上既然是入主東宮得繼大統,江山穩固四海賓服,不會讓我來做主考的。”容大人平靜道。
容夫人坐在軟榻上有些不甘,畢竟能做會試主考是一種榮耀,是對人品學識的肯定。
只有做會試主考才會桃李滿天下,容夫人也是想著能對女兒穩固後位有所幫助,甚至對以後容萱的兒子有所幫助。
容大人也能明白他的心思,溫聲道:“自古皇后的孃家就不好做,更何況咱們家這樣的書香世家,所以即便是皇上要讓我主考會試,我也會請辭,對於咱們來說,不爭既是爭。”
容夫人也並非頭髮長見識短的女人,知道女兒坐上皇后再生下皇子之後,就不同以往了,如果容家的勢力太大,肯定會引起皇帝猜疑忌憚。
會考的人選確實就在這幾人之間,唐寧也考慮過老丈人,但只是略一思索就把老丈人排除在外了。
在其位謀其政,雖然和容萱帝后和睦,但是很多時候他也要防患於未然,與其日後打擊後族,和容萱鬧的不愉快,還不如一開始就控制。
那麼,該選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