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他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皇帝確實該立儲了,但是晚個兩三年再立儲也無不可,畢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
所以這件風波就這樣過去了,等散了朝會之後,他們出去解釋安撫一下百官,想來百官得了皇帝的承諾也不會胡攪蠻纏。
固然肯定有些不甘心的人,但是在大多數官員都偃旗息鼓之後,他們若是繼續胡攪蠻纏,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這一場小朝會沒有劍拔弩張,也沒有苦苦諫言,而是君臣相和,眾臣離開乾清宮的時候也一個個面帶笑容,顯得十分輕鬆愉快。
不少官員都在翹首以待這些重臣的迴歸,各重臣回衙之後立即就被圍了起來。
“大人,皇上召開小朝會可是為立儲一事?”
禮部尚書微笑著點頭道:“不錯,皇上召集我等確實是為立儲一事。百官紛紛諫言立儲,皇上也十分重視。”
眾人隨即安靜了下來,終於有人忍不住期期艾艾道:“大人,那,皇上決意立誰為儲君?”
禮部尚書笑道:“皇上還在思量,遲疑不決,所以決定暫不立儲。”
眾人呆了呆之後,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禮部尚書也覺察到了氣氛的變化,揚聲道:“聽本官說完。”
“雖然皇上決定暫不立儲,但是也知道儲君之位不宜一直空懸,所以皇上許諾,三年之內一定立儲。”
皇上許諾三年之內一定立儲?眾人聽了之後怔了怔,剛剛緊張起來的氣氛也瞬間一洩。
皇上許諾立儲,這說明對百官的上書諫言還是聽進去了,只是一時猶豫未決,所以打算再想想。
這樣一想他們心裡立即舒坦了不少。況且三年的時間說長也不長,皇上春秋鼎盛,拖個兩三年立儲也並無不妥。
怪不得皇上暫不立儲這些重臣們沒有繼續諫言,原來皇上做下了三年之內立儲的許諾。
緊張的氣氛一掃而空,眾人紛紛道:“皇上聖明!”“是啊,是啊,皇上聖明!”
即便那些支援大皇子的人心有不甘,暫時也不敢插話,畢竟其餘的官員都開始稱讚皇上聖明瞭,他們還能說什麼?想表示皇上不聖明嗎?
誰也沒有料到這樣大的立儲風波竟然最終就這樣偃旗息鼓,雖然皇帝給出了承諾,也能讓人理解。
但是總給人一個感覺,雷聲大雨點小。
一開始的時候唐寧就覺察到了皇上並沒有立儲的意思,所以這個結果既在他的意料之內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讓感到意外的是,皇帝竟然許下了三年之內立儲的諾言。難道皇帝心裡真的沉吟未決嗎?
還是皇帝心裡屬意的是二皇子,但是現在支援大皇子的官員居多,所以皇帝還要再等待機會?
唐寧也琢磨不透皇帝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對於皇帝如此舉重若輕的就化解了這次風波,他還是感到極為欽佩的。
大皇子苦心挑起的這場風波愈演愈烈,如烈火烹油一般,結果皇帝三言兩句就將風波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