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博安和楊貴安上前叉手長揖,“卑職參見鎮撫使蘇大人。”
坐在室內的正是錦衣衛鎮撫使蘇峰。他放下茶杯,哈哈一笑:“不必多禮,先坐。”
“是!”
任博安和楊貴安兩人謹慎地在下首座位上坐下,蘇峰繼續說。
“兩位在湘西貴州改土歸流,以及思南守衛戰中,功績卓殊。這次被推薦到萬曆大學法政學院進修,正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卑職謝蘇大人栽培。”
“謝我作甚!是你們自己爭氣,勇於任事,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進校幾天了?”
“回大人的話,九天了。”
“吃的住的都還習慣嗎?你們現在還是錦衣衛鎮撫司的人,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
“謝大人,我們習慣了。卑職都曾是走南闖北的人,到哪裡都習慣。”
“好。學習上本官是幫不上你們什麼忙,全靠你們自己努力。但是生活上,本官還是能幫到手的。
這次進京學習,大概有半年時間,家裡都安頓好了。”
“回大人的話,都安頓妥當了。”
“法政學院的幾位教授老夫子,身上還兼著律政院律政郎的頭銜,大明新頒佈的《六律》,就是這些老夫子編纂的。
學問大得很,就是脾氣不大好。你們啊,多擔當些。但是不要怕,有什麼問題只管提。我們就是不懂才來進修學習的。要是什麼都懂,我們還來學個雞兒。
是不是這個理?”
“鎮使說得對,是這個理。”
任博安和楊貴安笑著點頭附和。
閒聊中,蘇峰關心了一下兩人的生活和學習,又勉勵了幾句。
蘇峰站起身,一拍手掌,“走吧,跟本官去吃飯去。”
任博安和楊貴安馬上站起來,心裡有點慌。
鎮撫使請自己吃飯?
這裡面肯定有事啊!
蘇峰目光一掃,看到了兩人臉上的神情,呵呵笑道:“順便給你們兩人介紹一位朋友。”
任博安和楊貴安對視一眼。
我們能說什麼?無法拒絕啊!
“是!”
任博安和楊貴安跟著蘇峰出校門,上了一輛馬車。
馬車不急不緩地行進著,蘇峰突然問道:“敬修和慕平上次來京師,是什麼時候?”
“回大人的話,卑職上次進京還是萬曆元年六月,距今已有一年。”
蘇峰看著任博安,點點頭,“敬修是江南三大案後上京進修,三個月後,本官也從南京調回了京師。”
任博安和蘇峰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楊貴安答:“回大人的話,卑職上次進京是隆慶三年,奉命押解兩名犯人進京。”
“那更久了。京師跟我們大明各處一樣,日新月異,變化非常快。變化快有個大好處,那就是過往的經驗有時候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新人新方法反而更奏效。”
鎮撫使說的話裡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