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資政聽得有些迷糊。
根據內閣常務會議的決定,鐵路公司是官辦企業,也就是大明版國企。
鐵路局是內閣兵部下設的官企管理單位,即承擔官府的監督管理職責,也承擔協助企業經濟發展的職責。
不理解?
那你就慢慢理解吧。
萬曆新政,各種新名詞、新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讓人目不暇接。
潘晟轉頭問兵部尚書鄭洛。
“禹秀,這京畿鐵路局又歸你兵部哪個衙門管?”
“暫歸鐵路司管。兵部準備把鐵路司升格為鐵路總局,編制如京畿鐵路局,分設組織、宣傳、計劃、條例、安全監察、運輸監督等司。”
現在六部諸寺熱衷於成立總局,或者司升總局。
按照萬曆新官制,總局等同於“副部級”,總局堂官由該部右侍郎或該寺右少卿出任,下面再分設各職能司。
檔次一下子上去一級了。
新任內閣右丞,分管交通、水利等建設的潘季馴問道:“聽說兵部擬定了龐大的鐵路修建計劃,不知禹秀能為我等講解一二嗎?”
鄭洛轉頭看向朱翊鈞。
皇上,這計劃能說嗎?
朱翊鈞想了想,開口道:“鐵路計劃,朕來給潘師傅和諸位臣工們說一說。”
“朕的鐵路計劃三橫三縱。
橫是連線東西,縱是連線南北。
三橫的第一橫是海東省釜山到漢陽、平壤,過鴨綠江,再經遼陽、錦州接入秦皇島,直通京師,再出昌平、居庸關、宣府、大同直抵歸化、綏遠。
第二橫是從山東青島港開始,經膠州、兗州穿河南到陝西,一直向西,過甘肅、哈密,直到天山腳下。
第三橫是從上海開始,過杭州、金華,入湖南,穿貴州,直抵雲南昆明。
三縱的第一縱從漠北的庫倫一路向東南,在漠南蘇尼特分路,左路直入灤河以東,在承德調頭向南,過遷安匯入盧龍。
右路繼續向南,過張家口匯入宣府,經居庸關入京師。
第二縱就是京津線繼續南下,過滄州、德州、濟南、徐州、宿州、鳳陽中都,再轉向滁州,直抵南京江北的浦口。
江南部分從南京繼續向東南,過常州、蘇州直抵上海。
第三縱是京師從涿州南下,過保定、真定、邯鄲入河南,過黃河直下鄭州、信陽,從德安府入湖北,直抵武昌江北漢口。
江南部分從武昌繼續南下,從岳陽入湖南,過長沙、衡陽、郴州,從韶關入廣東,經廣州直抵香江港。
此三橫三縱完成,大明鐵路的骨架也就有了,後面再連線成網.”
眾人都聽傻了。
這麼大的工程量,得動員多少人,耗費多少錢糧?
海瑞眼睛微微一眯,不由問道:“皇上,如此耗費巨大修建鐵路,值得嗎?”
朱翊鈞正要說話,對面軌道上,一列貨車疾馳相交而過。
轟隆隆的聲音,讓車廂陷入了寂靜。
兩列火車咣噹聲中交錯而過,大家看著朱翊鈞,靜待他的回答。
對面飛馳而過的十幾節貨車,讓車廂裡的光線一明一暗,映在眾人的臉上,陰晴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