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朕就是萬曆帝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

第一百七十四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 (第3/4頁)

可是再一仔細聽,眾人議論這些科目學起來很難,擔心自家孩子們學起來有困難,跟不上教學進度。

紛紛感嘆,大綱太新,教材太新,都沒地找私教。

話裡言外,都在誇考進江夏公學的人,如何的優秀,如何的有前途,對於名教理學,卻是隻字不提。

耿定向氣得差點吐血。

自己太難了,問津書院太難了,入讀讀聖賢道理的學子越來越少了。

根據禮部頒佈的新學政制度,從萬曆二年開始,縣考招錄本地戶籍七到十二歲童子。縣公學就讀三到五年,可參加府考,考中可入如江夏公學之類的府公學。

府公學裡就讀三到五年,可參加省考。成績優秀者被南北國子監、以及京師學院招錄,合格者被江漢公學錄取。

其餘按照成績被技工學校(講習所)、專科學院錄取。

中間還有部分直接被清河士官學校、上海航海學校、天津航海學校等陸海軍設定計程車官和技術士官學校錄取。

技工學校以及陸海軍士官學校也大量從縣公學在府考的落榜生。

總之,考上府一級公學,前途光明。

考上縣學,基本也前途無憂,總有一份可保一家衣食無憂的職業等著他。

縣考最簡單,只需要讀過兩三年私塾,能識字、簡單算數即可。

府考就上難度了,考的是國文、數學和格物基礎。

這些科目縣學會教,但問津書院不會教,它只教四書五經,聖人義理。你就算學得滿腹經綸,也只能過縣學門檻,過不了府考,更不用說省考。

至於鄉試和會試,現在正式叫做國朝地方/中央官吏招錄考試,每年一次。

縣考、府考、省考和鄉試(地考)放在秋天,四考幾乎是同一時間開考。

會試(央考)還是放在春天。

京師學院以及省級公學學子們方可參加鄉試。鄉試考中者,已經成為本省的實習吏員,半年培訓和實習合格者成為公務員,也就是此前的末入流級別吏員。

三年後,正式開始磨勘,從九品、九品一級級往上升。

鄉試部分優秀者和南北國子監監生可參加會試,會試錄取者為實習官員,半年培訓和觀政合格者,直接從八品開始磨勘晉升。

會試部分優秀者,被選為庶吉士,一年也就十五位,吏部“小名單”的人物,培訓和觀政合格後,起步就是從七品。

大家把頒佈的新學政制度研究透了,沒人再去就讀問津書院了。

只教四書五經,包進府學和省學嗎?

不包?

那我學個屁啊!

我讀書是奔著前途去的,又不是個人愛好。

飽讀史書的耿定向知道,理學在國朝興盛了兩百年,完全在於太祖皇帝乾綱獨斷,制定的科試製度裡,讀理學能考中舉人進士,能做官。

所以天下讀書人才會趨之如鶩,摒棄了其它學問,專心紮在四書五經裡。

科試不中,你就算是才高八斗、有經天緯地之能也沒用。

現在萬曆帝挾不輸太祖皇帝的威勢大改科試製度,這是在刨名教理學的根。

如果完全這樣考試,耿定向還高興了。

現在有資格參加鄉試和會試的秀才舉人們,只會四書五經,你考那麼多雜科,他們根本沒希望。

絕了他們的路,終會釀成大禍。

耿定向樂於見到。

可是朝廷打了補丁。

現在的秀才和舉人們,都可以參加鄉試和會試,博取入仕資格。目前的考試難度降低,主要考秀才舉人拿手的國文,其餘只考數學和格物基礎,還非常簡單。

最新小說: 閃婚契約:林少,強勢寵 重生成大佬的掌心嬌 神醫小嬌妻,龍少寵不停 素菩提 家有嬌妻夫所求 單行羅曼史 諸天之惡龍不朽 終極武俠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馴夫 都天傳奇 女主翻身做豪門 考古工作B錄之法門 抱上大腿之後的鹹魚生活 神豪從逆襲人生開始 老婆大人,請斷案 妖難為妾 美漫雜貨店 我成了地府的勾魂使者 夫人離婚吧!影帝又瞎又渣 啟稟丞相:皇上要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