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潘先生在順天府治安上也花費了不少力氣。我聽說過,你拿出治軍的態度,治理京師警政廳上下風紀,今日偶遇一見,確實有效果。
京師首善之地,為天下地方楷模。巡警對貧苦百姓凶神惡煞,兇三分,下面要學了六分去。”
“公子過獎了,學生覺得還做得不夠。”
“你做得不夠,今天朕卻看得夠夠了。”
一行人來到皇城東安門附近,朱翊鈞揮了揮手,其他人都識趣地站到遠處,只留下站在對面的潘應龍。
“天要黑了,皇城要落鎖了,朕也要回去。半天微服私訪,朕覺得看得很夠。
京師在你手裡,變化很大,從暮氣沉沉變得朝氣蓬勃,朕甚是欣慰,這也讓朕很是苦惱。”
潘應龍抬起頭,不明就裡。
“朕原本要欽點你為通政使,與馮保內外協作。可你在順天府少尹任上做的如此出色,朕遲疑不決了。
子和先生年事漸高,順天府庶事劇繁,他應對起來有些吃力。朕很想你接任順天府尹一職,替朕打造一個嶄新的京師來。”
潘應龍恭敬地站著,靜靜地聽著。
“朕知道,京城改造和擴建,需要十年,二十年,不是你一個人能包攬的。你現在做的如此出色,朕想讓你在順天府多幹幾年。
可通政使朕又想不出比你更合適的人選。
鳳梧啊,你真是讓朕第一次如此遲疑不決。”
潘應龍答道:“臣是皇上的臣子,不管是通政使還是順天府,臣都全力以赴,殫精竭力。”
朱翊鈞笑了笑,“朕相信,你的才幹不管是通政使還是順天府尹,都能大放光彩。不著急,等朕再想想。鳳梧繼續把順天府的事做好。”
“臣遵旨。”
大家恭送朱翊鈞進了東安門,宋公亮和蘇峰走了過來,拱手客氣道:“鳳梧,要不要找個地方喝一杯,解解乏。”
潘應龍腦子滿是通政使這個詞。
通政司,國朝出了名的清水衙門。
通政使,也是出了名養老的清閒官職。
皇上想欽點自己為通政使,肯定不是讓自己養老的。
“與馮保內外協作。”
這話裡有深意,可是到底什麼深意呢?
潘應龍百思不得其解。
聽得宋公亮出聲,他眼睛一亮。
這位不僅是外戚,還是皇上的近臣啊,訊息靈通,說不定能打聽出一些有用的蛛絲馬跡來。
潘應龍笑著拱手道:“宋都使,蘇鎮撫使今日一路護駕,巡視順天府,著實辛苦了,這一頓當我們順天府請。
兩位,請!”
宋公亮呵呵一笑:“鳳梧,不要宋都使的叫,太生分別扭了。我兄弟裡排第五,叫我一聲宋五哥好了。”
蘇峰在一旁說道:“鳳梧先生,在下排行老三,大家叫我蘇老三,後來潛入水賊裡當匪首,居然也混上個三當家的。
鳳梧先生叫我蘇老三就好了。”
蘇峰是新任不久的鎮撫使。
這個官職在錦衣衛裡,排在奉宸使、翊衛使之後,但是對於有志政績的文官們來說,卻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