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中午,跟宋貴妃一起用完午膳後,朱翊鈞換上一身籠紗衫袍,繫好絹絲革腰帶,短髮上戴了一頂黑色烏籠紗大帽,馬上從九五之尊的天子,變成了普通路人。
只是這位路人又高又帥,英武颯爽。
宋琉璃給朱翊鈞理了理衣襟,往腰帶上掛了一個香囊。
“皇上出去微服私訪,早些回來,千萬不要往僻靜的巷子裡鑽。外面是非多,皇上又是愛看熱鬧的人,你可千萬不要輕身往前探。”
朱翊鈞哈哈一笑:“不用擔心。朕出去後身前身後那麼多便衣侍衛,遠處還有勇衛營隨時待命。”
宋琉璃轉頭對一身便裝的祁言、林福說道:“皇上的安危就交給你們了,千萬不敢馬虎。”
“請貴妃娘娘放心,奴婢們就是粉身碎骨,也絕不敢讓皇爺有半絲半毫的閃失。”
朱翊鈞在前,祁言和林福左右護著,走到了西安門,這裡有宋公亮和蘇峰在等著。
“皇上,今日微服私訪,臣在遠處排程指揮,近處就由蘇鎮撫使護駕。臣還調了奉宸司二十六位侍衛便裝護駕。
六人近身護駕,二十人散在周圍。臣和劉義劉公公在各處暗地裡屯集了三千勇衛軍,隨時待命。”
聽完宋公亮的回稟,朱翊鈞點點頭:“好,一切就拜託宋卿了。”
朱翊鈞左右有祁言、林福,前面有蘇峰帶路,六位侍衛不遠不近地護著,後面還跟著二十位散開的侍衛。
一行人開始還顯眼,在街道上走了幾十步,就跟熙熙攘攘的人流融入一體。
街面上的各色各樣的人太多了,有穿襴衫夾襖的,有穿新式羊呢絨大衣的,有戴四方平定巾的,有戴著新式軍帽仿製而出的圓頂氈帽。
有文士學子,有道士僧人,有走夫販卒,有軍人警員,有商旅富賈。天南地北,還有漠北嶺南、服裝迥然不同的人。
說著各地方言,彙整合繁華甲天下的京師。
來到順天府衙附近,穿著一身棉袍,腰繫錦帶,頭戴交折幞頭的潘應龍在一家酒樓門口候著。
“朱公子,學生有禮了。”
“讓潘先生久等了。我們走吧。”
“好,朱公子想從哪裡看看?”
今天一早,司禮監才奉旨通知順天府尹劉應節和少尹潘應龍,皇上要到京師五城隨意看看。
擺明了就是搞突然襲擊,不給順天府準備的時間。
劉應節又正好去了漷縣、香河、武清等縣視察,不在京師,那就由少尹潘應龍陪同。
潘應龍上午處理完政事,匆匆換了一身便裝,隨便扒拉幾口午飯,就在這裡候著。
“順天府衙在北城,我們今天就從北城繞到西城,再去南城。”
“朱公子,請!”
幾人沿著街邊,不急不緩地往前走著,很快就來到金臺坊的街道衚衕裡。
這裡靠近什剎海和積水潭,環境不錯,住在這裡的人家,多半是住不起長安大街和東城顯貴區,但是家庭條件還不錯,對居住環境有要求的。
這裡的街巷跟東城區很像,多是獨門獨戶,一道圍牆圍著一戶宅院,走在院牆底下,能聽到裡面的聲音。
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稱呼著,有那麼些大戶人家的意思。
抬頭一看,可以看到遠處的鐘樓和鼓樓,在日頭下閃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