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一架,東西一擺,馬上引起了轟動。
八點多,數萬鄉民聞訊從四里八鄉趕來,光戲臺就聚集了上萬人。
被遠遠隔在外面的鄉民聽不清戲臺上唱戲,也看不清戲臺上的人物,但他們就是開心,咧著缺牙的嘴巴,跟著前面的人一起叫好。
四廠商店的攤位,圍了裡十層外十層,數千鄉民擠著腳、探著頭想看看,東岸圍牆裡的“體面人”,日常用的稀罕物,到底是怎麼樣的。
到了下午,吳廠長等四位廠長還透過鄉老里長們宣佈,四個廠子今年擴產,需要招募四百名工人,歡迎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去應工。
臨時工,有活就幹,當天結算。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走。但只包一頓中飯,不包住,其它大部分福利一概沒有。
正式工,包吃包住,還有不菲的福利。
但是條件苛刻,需要當學徒學習、考核合格才轉正,轉正要籤契約,三年五年十年不等,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也不是你想不做就可以撂挑子的。
數千的鄉民圍著四廠人事科、宣傳科的人詳細打聽,有的當場報名填表。
朱翊鈞、張居正站在遠處的山丘上,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欣慰。
“皇上,”看了一會,張居正想起事情原委,還有些不甘心,“真得不追究西岸鄉民和東岸工人隔河開炮的罪責了嗎?”
“不是抓出首惡錢員外了嗎?兩邊都是被他慫恿矇蔽的。”
“皇上,他們開炮了啊,隔河開炮,這都不嚴懲,還有王法嗎?”
“懲戒當然要懲戒。鴉鴻橋鄉民的松樹炮,全部沒收,此前軍中遺落的三眼銃、抬銃,也一併沒收。
東岸工廠,他們隸屬於開平民兵師,自有軍法懲治,我們就不要加碼了。”
張居正聽出朱翊鈞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意思,感到氣憤。
皇上,你真是糊塗!
這種事要是發生在歷代先皇時期,尤其是太祖、成祖皇帝時期,沒有幾百顆腦袋落地是結不了案的。
朱翊鈞看出張居正的氣憤和鬱悶,意味深長地說道。
“張師傅,我們不能指望逆來順受、死氣沉沉的百姓,能創造出一個朝氣蓬勃的新時代。我們在開創一個新的時代,需要截然不同的百姓,那麼我們就必須忍受他們不一樣的脾氣。”
張居正被朱翊鈞的話說得一愣。
逆來順受、死氣沉沉?
想到朱翊鈞這兩日的舉措,張居正心頭一動,忍不住問道:“皇上,你說的新時代的百姓,那到底是怎樣的百姓?”
“有理念,有追求,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他們奮發向上、朝氣蓬勃,他們以大明為榮,大明以他們為榮。
朕更願意叫他們,人民。”
“人民?
太祖皇帝奉天詔書有云,‘惟我中國人民之君.’”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默然地任由他在心裡琢磨。
自己需要不停地影響和改造文官們,讓他們接受自己的“現代政治和經濟理念”,張居正是第一位。
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