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
“皇上,大同霍督急報,說土默特部丙兔汗酗酒暴斃,三娘子、伯思哈兒、托克托願率部歸附大明,援左翼例。並請入京覲見面聖。”
“打兒罕剌布和兀思裡這邊剛棄暗投明,他們就心甘情願地歸附了?嗯,好事。”
陳矩和李春,還有祁言等內侍,跪倒一片,齊聲道:“蒙古右翼歸附,九邊不復為邊,大明自洪武永樂兩朝後,終絕北虜邊患。
此功震古爍今,奴婢們為皇上賀!為大明賀!”
這些內侍確實很有眼力勁,馬屁拍得恰到好處,渾然天成。
“起身吧。”朱翊鈞揮了揮手,“等蒙古右翼之事正式定下,再給內廷行賞。”
“奴婢謝皇上!”
“還有什麼事?”
“資政局秘書處擬定的任命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為江蘇巡撫詔書,請御覽用印。”
朱翊鈞拿過那份詔書草稿,看了兩遍,沒有什麼問題,從祁言手裡接過硃筆,在草稿最後批下四字。
“準行。果毅。”
有了朱翊鈞親筆御批,司禮監尚寶司才敢用印,正式批覆。用完印後,資政局秘書處正式擬詔,蓋上大寶印章。
一式三份,內閣一份,資政局留檔一份,剩下一份送司禮監連同親筆御批的草稿一同留檔。
內閣拿到這份詔書明發天下,刊登在朝報和政報上。
吏部再出正式文書,海瑞拿到後就可以赴任。
但是按照舊制,他還要上疏,請求陛辭。
朱翊鈞有話要交代,或是以示恩寵,就選個日子接見他。
如果不想見,陛辭奏章留中,海瑞可以趁著最近的早朝,在早朝裡磕頭陛辭。沒趕上趟,就在午門外磕個頭陛辭。
朱翊鈞改了新制,不用那麼麻煩。
吏部出文,規定出京和到任日期。你上疏,把赴任後準備怎麼做寫清楚就好了。
想見你自會在出京赴任前接見你。
不想見,你自個在午門磕個頭走就是。
大家都方便。
不過眾人心裡有數,依照皇上對海瑞公的敬重,他離京赴任前肯定要見一面。
“後天端午節,朕要去南苑觀龍舟競標,與民同樂。祁言,約上海瑞,朕有話要在那裡跟他說。
說完他就出京去赴任。朕知道他在京裡待得氣悶,離京的心情就跟想離籠的鳥。”
“遵旨。”
朱翊鈞把那份詔書草稿放到桌子上,“海公下江南,這出戏肯定精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