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朕就是萬曆帝 > 第二十章 啟新亭會議

第二十章 啟新亭會議 (第1/3頁)

楊金水在一旁突然開口,打破了亭子裡的寂靜。

“陛下,奴婢聽說石麓公準備好了行李,正在找牙人變賣房產,說是等扶先皇靈柩入陵後,就回鄉讀書去。”

朱翊鈞哈哈一笑:“朕可捨不得石麓公走。朕先禮後兵,明天請石麓公來西苑做客,誠請他留下。那有學生登大寶,老師卻要告老還鄉之理?

他要是執意回鄉,朕就堵在他府門口。”

說完哈哈大笑,眾人跟著輕笑兩聲,神情都有點複雜。

尤其是張居正,心裡五味雜陳。

李春芳很看重張居正。張居正跟李春芳的關係表面看起來也不錯,但張居正其實從心裡看不起李春芳,對自己這位同科狀元,毫無敬重之心。

當初同科中進士,張居正才二十二歲,少年得意。

李春芳已經三十六歲。

張居正在心裡一直認為李春芳的狀元,完全是殿試時,李春芳揣摩世宗皇帝聖意,特意寫了一首有蘸天之意、類似青詞的制式詩,被世宗皇帝看中,才被點為狀元。

為閣老時,默默無聞,毫無政績;為首輔時,謹慎求靜,墨守成規。

現在聽到皇上留李春芳在京,還主持律政院,編修六律,接著又從皇上嘴裡聽到敬重李春芳的話。

張居正心裡肯定難受。

皇上,臣呢?

難道臣不是你的獨寵了嗎?

旁邊的趙貞吉在心裡算了一下,除了六部諸寺和專事戎政的戎政府,中樞現在還有專司監察的都察院,專事最高司法權的大理院,專事漠南漠北蒙古民政事宜的宣徽院。

現在又多出個專事編修律法的律政院。

趙貞吉對朱翊鈞的治政理念有了新的認識,也意識到接下來會聊到什麼。

他遲疑一會問道:“陛下,律法與條例有何區別?”

朱翊鈞轉頭看著趙貞吉。

自己的這位老師,政治敏感性非常高啊。

“大洲先生,律法由律政院編修制定,由朕審批,正式行詔公佈,以為治國理政基礎。條例是六部諸寺在律法基礎上制定,內容為遵循律法、執行國策的具體細則。

朕也把條例叫做行政規章,由六部諸寺擬定,專司某一行業或某一方面行政事務。經朕稽核批覆,以六部諸寺或內閣名義頌布。”

律法高於條例,大理院、刑部和提刑按察使司鞫讞,都察院監察,皆以律法為準繩。六部諸寺以及各布政司、府縣行政撫民,引用條例為範章。”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

朱翊鈞點點頭,“吏治,今日我們就說到這裡。接著我們說說改革重要的另外一條,就是經濟方面。

朕的原則是吏治要抓死,經濟要搞活。

張師傅,你的新政裡,可有工商大興的部署?”

張居正臉色微微一僵。

這個真沒有。

他雖然力行新政,堅持改革,但是主要集中在吏治和財稅兩大塊,民生民計涉及的比較少。

但他知道在朱翊鈞面前,千萬不要打馬虎眼,皇上太精明瞭。

“啟稟皇上,臣的新政,現在主要思慮吏治和財稅,還有大興水利,扶助耕織”

歷史上,張居正的新政改革主要內容是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推行一條鞭法;整頓吏治,力定考成法;整飭邊備,外示羈縻、內修守備。

其餘的有興修水利、治黃治淮、疏通漕運、打壓宗室勳貴和世家

現在邊備歸戎政府,張居正根本插不上手,也不敢插手。

治黃治淮和興修水利,潘季馴和朱衡早就做在前面了。

所以張居正對新政改革的考慮,更多的是放在吏治和財稅兩塊,其餘的他真沒有考慮太多,也知道自己不擅長。

朱翊鈞點點頭,他也知道張居正的長處和短處。

長處不說了,短處就是他也是傳統儒家弟子,對於工商實業,真得沒有太多的概念和手段。

最新小說: 有趣的無趣 厄運法神 雄兵連之守護天使 喪屍?燒了漚肥 洪荒之我不是哪吒 後悔喜歡你 和死對頭假戲真做了 晨曦傳:腹黑王爺將軍妃 回到過去拯救光明神 彭格列式審神者養成計劃 幽幻怪談 宛在青山外 快穿:硬核管家,專治霸總癲公 惡龍女士與祭品王子[西幻] 靈劍逍遙遊 我有三個霸總哥哥 重生後我逆襲成了全能大佬 我,日漸滿級 暗夜傳說 最強抓馬戀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