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朕就是萬曆帝 > 第二十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

第二十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 (第1/2頁)

朱翊鈞想了想,決定找人合計一下。

“馮保,去把石麓先生、太嶽先生和大洲先生請來。”

“是。”

很快,三位被請到了西苑司禮監旁邊的偏閣裡。

“臣拜見太子殿下。”

“三位先生免禮!”

見過禮後,朱翊鈞請三人坐下,把江美人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揚州鹽商?”張居正脫口說道,“他們背後是南直隸的那群勳貴,這些人插手後宮,居心叵測啊。”

南直隸和北直隸的勳貴不同。

北直隸的勳貴,除了歷代皇帝的外戚外,多是成祖皇帝奉天靖難時立下大功的世襲公侯伯,以英國公和成國公為首。

南直隸的勳貴,是太祖皇帝立朝時的世襲公侯伯,以魏國公為首。

北直隸的勳貴,田莊產業基本在北方,多掌控京營,與皇家關係更密切些。

南直隸的勳貴,與朝廷中樞相隔甚遠,跟南直隸的六部等衙門一樣,屬於招牌。

田莊產業在江南,但是又很難搶得過枝繁葉茂的江南世家,於是把手插進了相隔不遠的揚州,與兩淮鹽商勾結在一起,給他們站臺,謀取利益。

李春芳卻想到另一點,“天佑大明,江氏一家貪婪無德,自暴醜行,被殿下察覺到。要是江氏遷升到貴妃,或者誕下皇子,反倒麻煩了。”

“沒錯。”趙貞吉點頭贊同,“只是出來一個,紫禁城裡還藏著多少個如江氏一般,別有用心者?”

朱翊鈞贊同趙貞吉的話,“大洲先生說得對。當你看到一隻蟑螂時,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可能有數十上百隻蟑螂。

本殿正教東廠繼續清查,自隆慶元年被選入宮的秀女,是重點。此事急不來,先看看清查結果再說。

江氏的背後是兩淮鹽商,高拱就任戶部的第一刀,也盯了兩淮鹽政。因為這件事,本殿才請來三位先生,好生商議下。”

趙貞吉馬上答道:“戶部的情況,臣略有耳聞。賬目就是一大筆糊塗賬,各項度支就是個無底洞。國庫不管進來多少銀子,轉眼間就能花得乾乾淨淨。

高新鄭不把戶部上下理順,堵住無底洞,轉去盯兩淮鹽政,臣覺得可能會因小失大。”

張居正搖頭道:“高新鄭也是迫於無奈。人人都伸手找戶部要糧要錢,偏偏地方的田糧稅銀,越來越難收。

殿下整飭東南海商,設統籌局,每年透過市舶局給戶部國庫多繳了二百多萬銀子的關稅。嘉靖四十二到四十四年,戶部稍微喘了口氣。

可是其它五部和地方,怎麼會坐視國庫有盈餘的銀子!兵部驛傳的費用一年比一年高,工部治河修城的費用一年比一年高,漕運的花費一年比一年高。

嘉靖四十五年,戶部的銀子又不夠花了。今年更麻煩,要是高新鄭不張羅,過不了兩個月,京官們的俸祿,就要發不出來了!”

李春芳大吃一驚,“戶部的情況到了這種地步?”

他一直管著工部,後來管著理藩院和吏部,戶部的事情知道得少。

張居正嘆了口氣,“戶部的情況,我還是知道些的。賬目上有盈餘,其實倉庫裡全是些根本不值錢的玩意。

桂木、蠟燭、燈籠、蓑衣、魚乾、果脯.有的甚至都是發黴了,送給人都沒人願意要,可是在戶部賬簿上,卻是一筆筆記得清清楚楚,價值數千上萬兩銀子。

現銀沒有多少了,戶部國庫裡,現在多的都是這些玩意。高新鄭要是不搞些銀子回來,過兩個月,他只能髮蠟燭、燈籠這些東西給百官們當俸祿了。”

李春芳轉向朱翊鈞,驚訝地問道:“殿下,這可如何是好?”

朱翊鈞站起身來,雙手籠袖,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的湖光美景。

“現在不是講黨爭的事情。高大鬍子願意做實事,那本殿就支援他。這次張四維上疏齊備東宮,高拱及其一黨沒有摻和,說明他撞了兩次南牆後,頭也撞痛了。”

朱翊鈞轉過身來,對著李春芳三人說道:“高拱召集門生故吏,在府上議事。應該議的是兩淮鹽政的事。

敲打兩淮那群鹽耗子,為國庫多收些銀子回來,本殿支援。只要是做正事,不搞亂七八糟的黨爭,本殿都支援!”

李春芳、趙貞吉、張居正齊聲應道:“是!”

最新小說: 好孕連連:勾絕嗣侯爺上位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三國如煙 我養的蟹崽橫行三界 被嬌妻系統繫結後(清穿) 全球淹沒:我囤出了一座城池 鳶影瀟瀟之我的貼身侍衛 撩錯攻略物件後,每天被迫修羅場 白天冰冷的雌性,夜裡被大佬哄軟 霸道鬼夫別纏我 寧嫁牌位不當妾,國公府我說了算 侯府要謀財害命,新帝忙奪我入宮 這個中醫好年輕 長生萬世仙 腹黑霸女:天才馭獸師 你出軌,我改嫁,兒子不認你哭什麼 驟雨前夜 暗湧成癮 團寵真千金竟是玄門大佬 沈少,你前妻又在打臉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