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篆已經是吏部郎中,蔡茂春還是個工部員外郎。
偏偏蔡茂春除了入贅之外,文采、才幹、品行其實都是一等一,至少在潘晟心裡,比同科狀元丁士美要強。
心裡頓時生起憐憫愛才之心。
“華秋原籍福建福州?”
“是的老師。”
“福建地靈人傑啊,不僅有華秋這樣的大才,還出了卓吾先生這樣的大家。”潘晟感嘆了一句,“卓吾先生新近右遷為太常寺少卿,華秋身為同鄉,沒有去登門祝賀?”
蔡茂春心頭一動,連忙答道:“回老師的話,學生有去卓吾先生府上祝賀,只是當時李府賓朋滿座,學生一時找不到空隙與卓吾先生多攀談幾句。”
潘晟搖了搖頭,“華秋啊,這樣可不行。卓吾先生這樣的大家,旁人想登門請教都是奢想,唯獨你還是他的同鄉,這樣的好機會,華秋,你可要好好把握啊。”
蔡茂春聽懂了,這是在指點自己。
李贄原本只是國子監一名普通的助教,因其學術偏激在士林小有名氣。嘉靖四十四年突然入了太子殿下的法眼,成為他的幕僚。
然後國子監司業,禮部員外郎、郎中,現在又是太常寺少卿,升官速度,可以跟徐渭媲美。
徐渭可是實打實的軍功,李贄卻是憑藉學問。
如此說來,李贄深得太子殿下信任,自己如果能夠走通李贄這條路,等於直接成為太子一黨,想想就讓人激動!
蔡茂春知道自己聲名狼藉,張居正為首的楚黨也不大想接納自己,他們又不缺羽翼。
算下來李贄那裡,反倒成了好去處。
李贄、徐渭,一個舉人、一個廩生,一個宣揚學術異端、一個幕僚師爺出身,倒是跟自己這位贅婿匹配。
他倆在太子那裡都得到了重用,說明太子殿下用人不拘一格。
想到這裡,蔡茂春心熱了,連忙拱手道:“謝老師指點。”
看到他悟了,潘晟點點頭不再言語,與曾省吾、王篆繼續往前走。
“世叔!”
蔡茂春聞聲轉頭,看到是陸繹。
他是前錦衣衛都指揮使、忠誠伯陸炳第三子。
陸炳長子、次子早逝,陸繹現在是陸府當家人。陸炳繼室是趙祖鵬長女。蔡茂春娶了趙祖鵬幼女,要叫陸炳一聲姐夫。
論輩分陸繹得叫蔡茂春一聲姨父,只是繼室姻親關係隔得有點遠,可以叫一聲世叔。
“與成,你們也來了?”
“京城裡六品以上文武百官,還有勳貴們,全部被召來,能少得了我們嗎?”陸繹吐槽道。
蔡茂春與潘晟三人拱手道歉,與陸繹輕聲說著話。
曾省吾轉頭看了一眼慢慢地落在後面的蔡茂春,笑著說道:“潘公起了愛才之心?”
潘晟徐徐答道:“蔡華秋比丁邦彥要實幹。”
曾省吾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