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水轉身問眾人,“諸位,你們怎麼辦?”
眾人都不出聲,有位東南辦的書辦鼓足勇氣開口道:“回楊公公的話,我高價賣糧食,翻幾十倍,用不了多久鄰居家的那窖銀子就是我的了。”
趁火打劫!
落井下石!
真不是個好人!
不過換做自己,肯定也會這麼做。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把那位書辦鄙視了一番後,大家把目光轉向楊金水,期待他的回答。
“我一粒糧食都不賣,鄰居一家餓死了,我活下來了,那窖銀子自然就是我的。”
楊金水的話讓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果真是沒卵子的人,好狠辣啊!
楊金水對眾人臉上的驚悚表示很滿意。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的真相是,自己的答案其實跟書辦差不多,只不過已經接近了道德底線——他利用糧食,逼迫鄰居一家簽下賣身為奴的契約。
而一粒糧食不賣,餓死鄰居一家,一窖白銀自然落入自己口袋的說法,其實是世子說的。
但是為尊者諱,楊金水肯定不會把這個秘密說出來。
停了一段時間,讓眾人把自己的話琢磨出點意思來,楊金水繼續說道:“世子殿下點撥我,說銀子值錢,作為貨幣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大家公認,二是必須物產豐富。這兩點大家能明白嗎?”
掃了眾人一眼,不明白就帶著疑惑繼續往下聽,我又不是老師,沒有義務給你們講透。
“第一點大家都很好理解。可能第二點大家有些費解。其實也很簡單,銀子值錢,首先它能換回東西,沒有東西換它一文不值。”
眾人終於開始點頭。
“所以大明哪裡的銀子最多?”
“東南!”
有人搶答了。
“對,東南物產豐富,海內外的銀子都往這邊湧來。所以東南大戶世家家裡,哪戶不是挖有幾處地窖,藏有白銀?
藏銀子啊!東南大戶,最喜歡藏銀子,海一樣的銀子流進來,全流進他們的地窖裡。也難怪,他們不知道銀子本身毫無價值。銀子值錢,能買任何東西,是大家賦予給它的價值。
但是大戶喜歡藏銀子,對於我們這些做生意的,就是麻煩事情了。”
大家有些不明白,大戶藏銀子,怎麼對於自己做買賣來說還成了麻煩事?
“起初我跟你們一樣,也不是很明白。世子殿下就給我舉了個例子。這兩年京城有兩次物價波動,一次是嘉靖四十一年,嚴黨被彈劾,嚴世蕃、鄢懋卿等人倒臺,家產被抄沒;第二次是嘉靖四十三年,部分晉商和晉黨,被查出通虜賣國,家產被抄沒。
而東南也經歷過一次物價波動,那就是嘉靖四十二年,蘇州張家、吳家,嘉興楊家,崑山林家,寧波顧家為首大小二十家東南世家,因為通倭賣國,家產被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