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域聯通,水庫裡到處跳躍著鯉魚。
經過這兩年有意識的打撈,那些草魚鰱魚都被打撈了出去,剩下的也沒多少。
有人會問,為啥鯉魚都甩籽了,那些草魚和鰱魚咋還沒甩籽呢?
鯉魚兩年成熟,可以甩籽了。
而草魚鰱魚至少需要四年才行。
所以,現在水庫剩下的草魚鰱魚依然是第一代的漏網之魚。
而鯉魚的第二代都已經成長起來了。
“加大魚食的投餵量,儘快的讓它們長起來。”
“放心吧,都已經加大兩倍了。”
“你們試著來。”
這些事現在都不用盧昌華操心了。
有胡大貴在,他真省心不少。
暖池已經停火了。
白天大棚的塑膠布都會開啟通風換氣,晚上才會蓋上。
棉被都收了起來。
暖池裡的水換的也比較勤。
逐漸的讓錦鯉們適應外面的水溫。
蚯引養殖箱已經分箱了八十多箱,投餵現在這些錦鯉綽綽有餘了。
可盧昌華知道,還不夠。
要繼續分箱,因為錦鯉也要甩籽了。
一進入四月底,盧昌華的玉米就要播種了。
今年都不用去招呼,很多婦女就主動來打聽,盧家啥時候種包米啊,她們來幹活。
“行,來吧。”
盧昌華一句話的事,胡大貴就去曬場拉來了種子和化肥。
幾十人種包米,三天就種完了。
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結果。
黃豆,就交給機械化吧。
一進入五月,太陽越發的毒辣。
盧昌華加大了換水力度,每天都會把一半的水換成新鮮的泉水。
好在他守著水庫和泉眼,他是不缺水的。
可還是要給老王頭送水澆地。
尤其是種在飼料地裡的那一垧辣椒。
小辣椒苗出土了,可天氣乾燥,再加上春風大,土裡的水分很快就被蒸發了。
小苗賴怏怏的。
“大貴,這幾天給老王師傅送水,把辣椒地澆了,不然明年就沒辣椒了。”
“行,這個交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