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盧家父子商量的結果。
其實邀請老盧去哈市的,去其他大城市的人也很多。
什麼身份的人都有。
可是,老盧和盧昌華對這事一直很謹慎。
先不說自己在北寧才剛剛站住腳,積累的客源和口碑還不夠。
就是發展大了,他們也不能輕易的離開北寧。
要知道北寧是他們的故鄉,他們熟悉這裡的人情世故。
要是離開熟悉的環境,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發展,可就虎落平陽了。
到時候,人家想要你圓就圓,想要你扁就扁!
盧昌華知道,現在才八六年,國家的改革開放還沒有全面放開,法制建設也不完善。
吳強回去了,帶著他的收穫。
而老盧又投入到了忙碌的賺錢當中。
盧昌華的暖池已經開始燒火了。
他把家裡沒有燒完的木頭絆子都拉到了水庫。
先燒中間的一個爐子。
暖池外面大雪漫天,暖棚裡卻溫暖如春。
在池子南頭,四根鐵皮煙囪豎在空中。
煙囪頂部還有一個小鐵帽子。
這是防雪的設計,當然是老潘的手筆。
其中一根菸囪冒著白煙,在漫天大雪中,猶如仙霧繚繞一般。
而地面的泉水仍然向著東邊流淌。
進入暖池的水量減少了許多。
盧昌華把抽水機利用了起來。
把南邊的水抽出來,向著北邊池子裡揚。
池水依然保持著十八度的水溫。
大鵝已經長得膘肥體壯了。
盧昌華讓老楊兩口子來幫著挑選大鵝,留下三百隻做種鵝,其他的就宰殺了,冬天吃。
鐵鍋燉大鵝那可是道名菜。
“小盧啊,這麼多大鵝都殺了也吃不完啊,賣給誰去?”
“賣啥?留著自己吃。”
留作種鵝的脖子上被刷上了紅漆,其他的鵝就難逃噩運。
殺鵝也是一件麻煩事,主要是鵝毛,就這麼扔了太可惜。
他找來了些閒著的老孃們,讓何大嫂和毛大娘領著,專門給大鵝拔毛。
拔鵝毛講究幹拔,就是不能用開水燙。
如果用了水,就凍成了一塊冰坨子,來年要是不及時處理就臭了。
幹拔直接裝袋,主要是那些小鵝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