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華讀完了檔案,就有人開始提問。
有人不明白什麼是家庭農場,有人問這政策會不會變,還有人問除了包地還可不可以承包其他。
現場那叫一個亂。
韓建華都一一解答,有他解答不了的,他把問題記下來,準備上報農場。
這場會議猶如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顆大石頭,激起了層層波瀾。
家庭農場不是簡單的承包,而是結合土地、農機等一攬子工程。
要在農場內部形成一個個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農場。
家庭農場不僅要有土地,還要有農業機械。
至於提供這些服務的其他工種也可以加入進去。
這本就是有史以來的首次嘗試,從農場總局到管局到農場,誰都沒幹過,都得摸著石頭過河,重要的是先幹起來再說,對不對的,後面再慢慢調整。
就在八四年的年底,一場史無前例的開辦職工家庭農場的行動轟轟烈烈的在黑省大地上展開了。
到這會兒,所有人都被激起了創業的激情。
有人開始到處借錢,承包上百垧土地,準備成為糧食專業戶,有人幾家聯手,有土地有拖拉機有聯合收割機,形成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家庭農場。
有人則獨立出來,專門給這些家庭農場提供服務,如老潘的鉗工房。
那些木工房,焊工房,車床房也有樣學樣,都承包了。
就連分場的水房都有人要承包。
至於老盧,則有人攢搗他承包食堂。
老盧很猶豫。
承包以後,還有沒有人來吃飯也是一個問題。
前世,老盧沒有承包食堂,因為成立了家庭農場,連隊也不再提供飯食,他相當於提早下崗了。
後來老盧自己湊錢開了一個小飯館,職工們吃倒是吃,可都是賒賬,要年底才給錢,他哪有那麼多錢墊啊?幹著幹著也就幹不下去了。
當時盧昌華不明白,老爹為啥不承包食堂,現在他是理解的。
食堂裡有七八個職工,你承包食堂,這些人怎麼安置?
是繼續留下還是不要了?留下成本太高,可能賠本,讓他們走?這就得罪人了。
老爹是萬般無奈下,才沒承包食堂的。
食堂自然解散,這就不是老盧的責任了。
在農場開飯館,你要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還真撐不下去。
不管你是在分場開,還是去場部開,都是賒賬。
不管是個人來吃飯還是單位聚餐,都是一樣,年底結賬。
有的單位一欠就是兩三年,領導要是換了,你這飯錢能不能要回來都兩說。
所以,在農場開飯店是沒有前途的。
要開就得去縣城,至少縣城裡開飯店沒有賒賬的。
不過,現在食堂還在,至少要到八五年才解散呢。
盧昌華現在要操心的是承包水庫的事。
會議之後,老盧和兒子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