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人買東西買到了有質量問題的產品。”
“比如,有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等等。”
“這些事是我們這個節目報道的重點。”
“對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我們不僅要追蹤,還要得到最終的反饋。”
楊潔等人一聽盧昌中這話,立馬腎上腺素飆升。
要知道,記者都有匡扶正義的心願。
“局長,這種敏感話題我們報道不會有事吧?”
“有啥事?要想改變當地的政商環境,自欺欺人是不行的,要敢於說真話,講實話。我們這檔節目就是要反應問題,解決問題。一期一個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要重視問題,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他這麼一說,三人就放心了。
盧昌中就是他們的主心骨。
“大家不要怕,連央視都有實話實話欄目了,咱們也要跟進。”
“名字怎麼定?”
楊潔問道。
“《排憂解難》?”
“這有點像生活類欄目了。”
“我看咱們就大膽點,《犄角旮旯》。咱們就是一檔專門挑毛病的節目。”
盧昌中很是興奮的說道:“挑毛病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為的是提高北寧方方面面為民服務的能力。只要北寧的營商環境好了,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招商引資就容易的多!”
楊潔三人都頻頻點頭。
唰唰的動筆,記下盧局長的金玉良言。
很快,北寧電視臺專題部就提交了一份《關於錄製“犄角旮旯”電視節目的方案》。
盧昌中又修改了部分內容,就簽字透過了。
這份報告送到了老方的手裡。
看到這個方案,老方的腦門子直冒冷汗。
這個盧昌中膽子也太大了。
你敢這麼揭短?
他找到盧昌中,心平氣和的說道:“盧局長啊,你是年輕幹部,是重點培養的物件,這個方案是不是有點冒進啊?”
“方局,我是這麼想的。”
盧昌中很坦誠的說道:“要想節目有特色,就得把某一方面做到極致。表揚型別的節目和新聞已經很多了。可自我揭短的節目真不多。”
“咱們北寧剛剛升格為地級市,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果我們不積極的面對,去督促改進,那哪天才能適應發展呢?”
“只有自我革新,自我進步,才能不斷的擺脫舊有缺點的束縛,使城市煥發出新生。我們這些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啊。”
老方被盧昌中說的一愣一愣的。
此時他才發現,盧昌中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思想真的很超前,看問題總能跳出條條框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小盧啊,你說的沒錯。不過,按照這個方案報上去,能不能批准就很難說了。”
“只要您支援,我想上面會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