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2億4000萬。
一年下來,近30億。
這還僅僅是打魚和製造成罐頭。
對於這樣的美好前景,盧昌華為啥不高興?
當王瑤回來,盧昌華把簡訊交給她看的時候,她也很震驚。
雖然現在昌和集團也很賺錢,可是也沒盧家的這支私人船隊掙錢啊!
“昌華,這錢掙得太容易了吧?會不會出事啊?”
“出什麼事?想要這麼掙錢,你也得有趁手的工具啊!我的漁船是訂製的,花了很多錢。”
見丈夫這麼說,王瑤才安心。
“別擔心,大連公司也上稅呢。”
“那就好,咱可別為了小利失了大義。”
“不會。”
盧家現在的產業已經很大了。
這還是謙虛的說法,應該說他手裡有一個巨型企業。
北寧因為有了昌和集團,已經從普通的縣級市,升格為省管市。
這兩年一直有小道訊息,說要再次升格,成為地級市。
這是因為啥?
就是因為昌和集團給北寧帶來的全新變化。
首先帶來的變化就是人口。
當年,北寧市只有二十萬左右的人口,這是轄區內所有人口。
城區只有八九萬人。
現在呢?
昌和拖拉機集團就帶來了十五六萬的職工。
如果算上家屬,至少有三十萬人。
再加上昌和集團的其他企業。
僅一個企業給北寧市帶來了近50萬人口,再加上原來的城區人口。
北寧城區人口上漲到了近60萬。
這樣的一座城市,成為地級市,至少在人口上夠格了。
也難怪有人會傳出這樣的小道訊息。
再說,經濟發展。
當年沒有昌和集團的時候,北寧一年的財政收入都沒有一個億。
後來,也就在一億五左右徘迴。
自從盧昌華從蘇俄遷回工廠,北寧的財政收入,從一億五迅速飆升到了三億,還在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