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來探聽虛實的。
盧昌華早就回家了。
老頭子們現在成了三分場釣魚團的核心。
他們五個不僅自己釣魚,還勾連著分場的其他老頭子一起。
現在北山小河邊的太陽傘已經有十幾把了。
每次去釣魚至少要兩張桑塔納。
盧媽媽她們打麻將的時候,一說起這事就撇嘴。
“我看啊,這些老傢伙哪是去釣魚啊,明明就是去坐車過癮呢!”
其實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尤其是後加入的五個老頭。
他們還真沒坐過這麼高階的轎車。
每次去北山,積極性特高。
一看就不是為了釣魚的。
老盧他們心知肚明,可也沒人挑破。
就連老胡頭都樂呵呵的說,“來吧,來吧,北山魚多的是,有轎車坐,中午還有飯吃,在家待著幹啥?”
就這樣,被他連哄帶騙忽悠來了五個老頭。
小糯米平時去幼兒園上課,禮拜天就跟著爺爺和姥爺去釣魚。
她自從去了幼兒園,就迷上了畫畫,哪怕跟著去釣魚,也在河邊的泥地上畫著玩。
胡樂就是小跟班。
他見糯米在地上畫畫,也有模有樣的跟著學。
把釣魚的事都搞忘了。
至於小盛宇,就是個跟屁蟲。
他哪會釣魚啊。
在水邊,見姐姐和胡樂都拿著魚竿有模有樣,他舉著爺爺給他的一根小棍子,把魚線甩到岸邊,眼睛卻盯著河中間。
盧昌華在這些老頭和女兒帶動了,沒事也去河邊跟著釣魚。
要說北山小河裡的魚也是慘點。
關卡是一道又一道。
總有一道適合你!
“爸爸,爸爸,六一兒童節你不在家,我已經在幼兒園過完了。”
“寶貝閨女啊,明年的兒童節,爸爸一定跟你一起過,好不好?”
“你說話算數嗎?”
盧昌華這個被外人認為是個一言九鼎的人,在女兒的眼中卻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
“算,一定算數。”
正和小糯米聊天的時候,手機響了。
“昌華,新省來訊息了,他們要訂車。”
“哦?訂多少?”
“五千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