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怕出危險,讓盧昌華少買點。
“哎呀,你知道啥?孩子小,我還小嗎?”
“咋?你還放鞭炮啊?”
“當然了。你不知道,小時候家裡沒錢,過年只能買一掛小鞭,捨不得放,就一個一個的拆下來,一顆一顆的放。你以為這裡有什麼高深的學問?告訴你,沒有,就是窮!”
“現在,我長大了,有錢了,你還不讓我彌補一下遺憾?”
“那,前幾年你咋不彌補呢?”
“前幾年不是孩子小嘛,現在糯米也三歲快四歲了,可以放鞭炮了。”
“你呀,就慣著孩子吧!”
“我這不叫慣,這叫培養。”
盧昌華得意洋洋的說道:“從小培養她的機靈勁和動手能力。這也是探索這個世界的方法。”
“好,好,你有理。”
“其實吧,咋爸媽也讓他們放放鞭炮,釋放一下壓力,挺好的。”
一提起這個話茬兒,王瑤點點頭。
“好吧,那就多買點,家裡老頭老太太多,讓他們也放放鞭炮。”
就這樣,兩人大鞭小鞭,呲花,穿天猴,二踢腳,市面上有的煙花爆竹都買了幾大箱。
至於其他的水果蔬菜都搬了幾箱,海鮮也沒少拿。
至於雞鴨魚肉這些,家裡都有。
今年的年豬又殺了十頭。
從過年一直吃到五一都沒問題。
過新年穿新衣。
這是過年的規矩。
東北地區的老百姓,尤其是農村地區,置換新衣都在過年的時候,平時很少買衣服。
雖然盧家這些年早就改了這個習慣,可是過年買新衣服也是必要的一個環節。
尤其是給孩子們買。
盛文盛清是大孩子了,他們的新衣服每年都有。
盛潔盛宇就是小衣服。
當然,胡樂這個長在盧家的小子,也得了便宜,王瑤也沒落下他。
胡大貴兩口子今年也回來過年,他們也是備了年貨的,小胡樂的衣服玩具也不少。
盧昌華每年都會給大人買衣服,這已經成了習慣了。
今年也不例外。
大哥大嫂,爸爸媽媽,老丈人丈母孃,地中海大爺都有。
當然,他們夫妻倆也少不了。
這些年貨就拉了滿滿的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