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華雖然很久沒有出現了,可是作為大老闆,他只要一露面就代表著權威。
一句話,就奠定了會議的基調。
這事太重要了,很多人都不敢輕易發言。
見沒人敢說話,王瑤咳嗽一聲,當先說道:“我先拋磚引玉吧。”
“龍騰錦鯉市場是北寧的一塊招牌,很多南方老客都知道,買錦鯉到北寧。現在突然在哈市開一個新的,就預示著北寧的市場要關閉。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這個市場都很難開下去。何去何從,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我反對。”
胡大貴見王瑤先說了,也硬著頭皮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董事長,盧總,我認為,不管哈市開不開新的市場,北寧的市場都不能關閉。這是咱們北寧的標誌,是名牌!怎麼能說關閉就關閉呢?再說了,市場這些年也一直是盈利的,為啥要關閉?”
“對,我覺得胡副總說的在理。”
吳霞也發聲支援胡大貴。
“錦鯉市場是昌和集團幾個基礎產業之一。如同一棟大樓的幾個腳,如果,把這些腳都扒了,昌和集團就剩下拖拉機了,還是當初的昌和集團嗎?”
“如果,錦鯉市場關閉了,北寧還剩下啥?”
吳霞的話,讓很多人動容。
他們大部分都是北寧人,對自己家鄉都有一股熱愛。
陳立國站起身來,對著盧昌華和王瑤鞠了一躬。
起身說道:“咱們是北寧人,也只是北寧普通的老百姓。可是我們希望北寧好,希望它有發展,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北寧,在這裡安家落戶,成家立業。”
“咱們昌和集團,這幾年,為北寧,做了很多的貢獻。”
“僅拖拉機集團就有十幾萬人工人,成了新北寧人。”
“這些年,北寧的人口發展也很迅速,從當初的二十來萬人,發展到了現在的近四十萬人口,經濟發展也越來越活躍了。”
“這是咱的家鄉啊,咱只能往上添火,不能撤火啊!”
陳立國灰白的頭髮激動的發抖,聲音發顫。
盧昌華沒想到,一個市場的去留竟然牽扯出這麼多。
他看了看王瑤。
王瑤對著陳立國說道:“陳總,我們都是北寧人,我們都很熱愛家鄉。大家的態度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會慎重考慮大家的意見的。”
這個會議,都是反對的聲音。
盧昌華和王瑤回到家還在爭論。
“哈市的市場是必須要開的,這不是一個市場的問題,而是要把錦鯉經濟在哈市落地生根的問題。”
“那咋辦?大家都想繼續保留市場。”
“是啊,明天我去市場看看吧,到底怎麼辦合適,也要好好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