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他們突然接到總局的電話,說有人對罐頭廠感興趣,這把他們樂的,看樣子,罐頭廠有希望了。
在廠子裡走了一圈,盧昌華看了很滿意。
裝置還八成新呢。
雙方坐下來談合作。
在加工費上有了分歧。
主要矛盾就是加工費有點高。
現在盧布已經垮了。
從對面進口漁獲成本很高,如果加工費也很高,那麼做成罐頭再出口就不划算了。
誰買得起?
現在蘇俄還在流通舊盧布,真是不值錢。
現在1400盧布兌換1美元了。
一想到自己還要在同江加工罐頭三年,盧昌華就覺得太不划算。
他之所以想著要把鯡魚加工成罐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要方便運輸。
這些魚由於售價太高,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居民是沒辦法消化的,他只能想辦法賣到莫斯科去。
他的想法是,從蘇俄打魚在同江加工,然後用國際列車運到莫斯科,而不是走遠東到莫斯科的鐵路。
這樣,他的魚罐頭不僅能賣出高價,還不佔用國內的漁業資源。
盧昌華看著眼前還在和自己講價的侯廠長,笑著說道:“咱們換個思路怎麼樣?”
“換個思路?什麼思路?”
侯廠長有些發愣,這個來做加工的商人竟然說換個思路。
不管換什麼思路,價錢不能少。
這是他的心理底線。
“罐頭廠賣不賣?”
“什麼?!”
賣不賣?
“罐頭廠賣嗎?我買了。”
“這個……”
他沒想到會是這個思路。
“這我可說了不算,得農場……”
“那你問問,我等你訊息。”
盧昌華留下了一張名片。
侯廠長拿著名片,傻傻的望著遠去的背影,好半天沒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