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北寧的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不論是姑娘小夥兒,還是幹部工人,從骨子裡都透出一股精氣神來。
一提起昌華食品,一提起昌和罐頭,都一臉的自豪。
好像跟他們有多大關係似的。
一支廣告,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
因為有昌華食品,很多外地人都往北寧跑。
大多是來做生意的。
北寧的知名度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這個二十萬人口的邊疆小城,成了知名城市。
就連黑河行署的領導都來的勤了,時常到昌華食品視察,幫著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
盧家人更是心氣很高。
盧昌中在單位更是心情舒暢。
老弟這個廣告打得好。
自己也跟著受益。
就連老丈人和丈母孃對自己都客氣了不少。
元旦這天,全國各大商店和供銷社,副食商店突然出現了新面孔。
商店的櫃檯裡,堆滿了一面牆的紅色禮盒。
在這面牆的邊上,還豎著一個人形立牌。
著名影星朱林、劉小慶和王瑤身著紅色小洋裝,一臉笑容的迎接著前來購物的顧客。
當天晚上的新聞聯播前後,昌華食品的新廣告登場了。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三個女兒喜氣洋洋的給爸媽送上禮物。
一家人歡歡喜喜過大年。
後面那句“昌華食品,給全國人民拜年!”
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第一支給全國人民拜年的企業電視廣告。
也是廣告傳播和產品銷售相互配合的一個典型桉例。
頭一天看了電視廣告,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很多毛腳女婿衝進了商店,指名道姓的要購買昌和禮盒。
剛剛發出去十萬套禮盒三天就告急了。
要貨電話都打爆了。
如果說,朱林是八十年代男人心目中的女神,那麼劉小慶就是萬千仰慕者追捧的物件。
王瑤正是新女性的代表。
這樣的組合,無疑在樸實無華的中國大地上,掀起了效彷熱潮。
一時之間,很多廠家都直拍大腿。
哎呀,自己怎麼沒想到呢!
我也來一個拜年廣告啊!
一月裡,央視廣告部最頭疼的就是給這些商家修改廣告內容。他們也要拜年。
沒法,只能在最後加上幾秒的拜年字幕了事。
由於拜年廣告的出現,讓更多的商家關注起了昌華食品。
他們也想方設法的聯絡,要來參加招商會。
盧昌華最後規定,每家單位只能來三個人參加,多了恕不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