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盧昌華知道自己在匯率上會吃大虧,可現在是八十年代,這外匯也拿不進來,他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行,場長,就按你們說的辦。”
盧昌華回家拿來了一疊支票。
經過查驗無誤,總局計財局打下了收條。
四百二十萬美元。
他們剛走,總局畜牧局的領導也來了。
原來,這些東瀛專家跑去了總局,申請要在長水農場三分場建一個實驗室,要搞錦鯉的繁育專案。
可總局哪有錢搞這個啊。
這些專家就給他們出主意,盧昌華的錦鯉賣出去,不就有外匯了嗎,只是他們有個條件,要留下一百萬美元來建設實驗室。
總局經過再三的衡量,同意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猴急,而是他們確實需要。
現在全國各地的外匯使用都有指標。
農場局系統本來外匯的來源就少,自然使用的指標也就不多。
不得不去調劑市場上花錢購買。
現在放著盧昌華四百多萬的外匯,能不眼紅嗎?
在他們看來,這筆錢存在哪兒都一樣,都是國家的。
對盧昌華個人來說,也沒少一分錢。
他不吃虧。
“小盧同志啊,那些東瀛專家和總局合作,在這兒建一個實驗室,希望你能夠支援啊。”
“需要我支援?怎麼支援?”
“你的錦鯉每年提供一批,總局有專款。”
見盧昌華皺眉,他趕緊說道:“你放心,他們只是研究,絕不影響你在市場上的銷售。”
“要是他們培育出新品種呢?沒我什麼事兒是吧?”
“這個嘛,有了新品種也是國家的嘛。”
“我只能提供普通品種的錦鯉。”
“這是為啥?花錢還不行?”
“他們研究他們的,我研究我的,各不相干。”
“還有,你們的實驗室必須離我的水庫遠點。”
這個結果他們當然不滿意,可暫時也沒辦法。
只能一點一點的做工作。
忙活完農活,九千多隻小白鵝就在三千畝的水面上暢遊了。
養大鵝,盧昌華的本意是為了給魚提供一部分飼料。
也能改善水質,使水庫裡的水不至於太瘦。
很多魚塘養魚都要使用化肥肥塘,他使用鵝糞,更環保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