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匹?
那是綾,不是布,綾是需要絮絲提花的,為了完成提花的程式,一架織綾機上每臺有120組經線,需要120個踏板,這才是一臺機器需要多人不斷參與原因,其工序的複雜根本就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說得清的,如何提高效率,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麼?
“春香!”
孫堅正在思考,孫權已經衝門外喊上了,片刻後,春香領著下人搬了一臺小到讓人難以置信的機器出現在了廳堂之中,這東西,也就一張八仙桌大小。
當這臺機器擺定,孫權拽著母親手臂:“母親,何不演示給父親看?”
吳夫人竟然也來了脾氣,將身體一扭,說了句:“我不。”
孫堅哪跟女人說過軟話,用腳一踹塌上坐著的吳夫人:“快點吧夫人,你可知道此舉若能成真,別說我長沙軍費了,日後咱們就算是把荊州都捏在手裡,也不會再缺錢了!”
吳夫人根本不答話,氣呼呼的起身,坐在了織綾的位置上。
她先是看了一眼已經織出來的圖案,隨後將一根絲線掛在了桄運動件上,當那物體將緯線橫拉,挑動著每一根絲線上下穿過時,吳夫人這才一腳踩上了踏板——碰,一聲將編制進經線中的緯線用力拉緊。
這就是孫權改造出來的機器,與那臺和院落大小差不多的機器相比,這臺機器上並沒有那麼多踏板,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它只是不再將所有絲線都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好,需要單獨的一根根排列,用哪跟就上哪根,僅此而已。
如此一來,搭絲線的架子不需要了、排列絲線的架子也不需要了,更不需要那麼多人提前準備和拉拽,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將牽掛絲線、踩踏板等所有工作全部完成。
咔、碰;咔、碰。
孫權研究這東西除了噪音有點大,幾乎和後世的織布機完全相同,不同的地方是,這臺織綾機沒有織布機上的梭,得人工掛線,好處是,只要是個熟練工,能夠一眼分辨絲線順序,就能在織綾的過程中獨自完成提花。
孫堅足足看了兩個多時辰,以往,一名熟練工用一天才能織出五寸左右的工作量,讓自己的吳夫人在兩個時辰間就完成了!
“快,快,拿來我看!”
孫堅急壞了,他想馬上看看這東西和聞名天下的蜀錦到底有什麼區別。
吳夫人看到了孫堅的模樣,故意慢慢悠悠的拆卸,將佈滿絲線的綾拆卸下來以後遞到了孫堅手中。
孫堅入手一抹,那股順滑敢應手而出,他那粗糙的手甚至能感覺到肉刺在綾上的剮蹭。
“來人!”
孫堅喊了一嗓子:“取一塊蜀錦來!”
吳夫人連忙阻止:“不用。”她將手帕取出,往孫堅手裡一塞:“你比比。”
兩塊錦布入手,孫堅仔細觀瞧,自家女人織出的綾錦明顯比這蜀錦絲毫不差,唯一的區別是,蜀錦明顯更為緊實,而自家織出來的綾,稍顯懈怠。
孫堅抬頭看向了孫權,孫權立馬把腦袋晃悠的像撥浪鼓一樣說道:“我知道這東西沒蜀錦緊密,可人家那是用葡萄架一樣高大的機器拉拽的,咱們這個太小用不上那麼大力,不過我比對過了,用來做衣服、手帕已經足夠,可造價,光人工一塊,就比蜀錦便宜了幾十倍不止。”
一個人就能織出來的綾錦,自然在人工上要比蜀錦便宜不少,哪怕是雙方都用一樣的絲,自己的造價也能徹底將蜀錦踩在腳下。
“好,好東西啊!”
“有了這東西,百姓就有了全新的收入,我荊州百姓可以不指著農田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