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術要學;縱橫奇談要學;甚至繡娘刺繡、農夫耕種權更要學……權志向遠大,胸懷廣闊,還望師尊成全。”
孫權衝著龐德公深施一禮,而後面帶微笑在秋風中,靜觀落葉飄散。
龐德公已經傻了!
這叫胸懷天下?
這特麼就是你想當皇帝!
孫堅連荊州還沒有全拿下來,你就已經開始培養自己當接班人了……
“權兒,為師問你,景帝與武帝,誰在你心中是明主?”
他說的這倆人,一個是漢景帝一個漢武帝,一個休養生息、勵精圖治打造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一個窮兵黷武,將一個盛世中的國家打空,卻打出了大漢朝的威風。
“性格上來說,我喜歡景帝,功績上來說……”孫權很正式的說道:“徒兒都想要。”
景帝,是一個只做不說的性格,但此人無論是在齊家治國方面,都無可挑剔;武帝恰恰與景帝相反,原本他沒資格當皇帝,要不是當年的宮鬥及一些人自己作死,怎麼也輪不到他才對,可在平天下方面,武帝明顯強出所有人一頭。
為什麼?
因為這兩個人都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一旦,那就是無情!
景帝能默不作聲幹掉自己的弟弟梁王給兒子鋪路;武帝也能在創造出了‘金屋藏嬌’這樣的成語後,在第一次巫蠱之亂時,廢掉無後的陳阿嬌。
這兩個人都能做到哪怕至愛親朋站在面前,只要你敢攔截在治國之路上,都將你徹底毀滅,即便不提二人的才華,光是這份狠,有幾個能行?
可孫權怎麼回答的?
他說都想要。
既想要盛世,又想如武帝一般打出大大的功業,要知道這兩項在當今這個時代,是相互違背的,打仗,就得玩了命的花錢,所以景帝才選擇和親求安寧,如何能兩個都要?
“狂妄。”
龐德公沒生氣,六歲的孩子說出‘我要我要我全要’這樣的話時,一代大儒要是急了,那就說明他沒身份了,不然,怎麼會有童言無忌這句話?
可這孫權,也的確給了龐德公一個大大的驚喜。
其實,以他的身份是不會給孩童啟蒙的,整個荊州多少學子都在翹首以盼,他哪有時間給你啟蒙?如果沒有孫堅的威逼利誘,如果孫家不是想搬龐德公這尊大佛鎮宅,龐德公麾下的任何一個弟子都足夠給孫權啟蒙了,還保證有面子。
可今天,龐德公似乎品出點滋味來了。
他不是在孫堅身上品出了滋味,而是從孫權身上品出了滋味。
其他六歲孩童知道景帝和武帝有什麼區別麼?可眼前這個孫權,去能說出喜歡‘景帝的性格’這般話!
很顯然,這是提前學過的,起碼有人跟他說過景帝和武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六歲孩子,不管是看過《史記》還是聽人說過這兩代帝王的故事,起碼他記住了其中的人物,還能與人攀談,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龐德公想到此處,甚至有點想將‘狂妄’那兩個字收回,這明顯還是個孩子,自己叫什麼勁兒啊?
起了玩心般的問道:“既然你成景帝之功,又想要武帝之業……咱們也先別說的那麼大,假如,為師是說假如,假如眼下你為荊州牧,你會為荊州做些什麼?”
接下來,龐德公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要被眼前這個六歲的孩子震驚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