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異沉浸到掃地機器人共享的記憶裡。
原野上佇立著一座白色風車,它有錐形的黑頂,頂部開有窗戶,從風格上來看像是荷蘭風車。
石敢當旁邊還有兩名機電生命。
一個漂浮空中、有著全包保護罩的白色無人機。
另一個是輛大型訊號車,車頂有鍋蓋式雷達和訊號天線。
三名機電生命都在觀察著風車。
周異看到,那風車表面固定了許多白色光脊,上面還用不同的符號數字標記,就像是從體表隆起的奇特血管。
風車以一種奇特方式在移動。它往前延伸搭建出兩根石條軌道,然後將自身往前滑行。
這有些遲鈍的移動方式,讓周異想到使用輪椅的老人。
“它的負荷太重了。”
石敢當說:“超過32個光印的載入,已經讓它負荷超載。實驗天使畢竟只是小型B級建築生命,還是之前的16個更適合它。”
“這樣繼續高強度實驗下去,它會壞掉的。如果引起意識領域不可逆的損傷,對它來說太危險了。”
它提議:“我們得給它拆掉過多的光印,改回上一個版本!”
白色無人機說:“它撐得住。你不要小看建築生命,它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之一。我認為,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印數,提高到64個來看看。”
“你的依據是什麼!?”
石敢當很生氣。
“依據就是,它還沒有因為生存威脅而失控。”
“如果超出它承受的極限,建築生命雖然無法與外界對話,但它們會用行動表達,會變得異常和奔向死海。如果真的是那樣,也不用擔心,因為這個小島試驗場本身就四面死海。”
無人機這麼一說,周異這才注意到,這片山坡原來旁邊就靠著霧狀死海。
“可以繼續加裝。”
訊號車也表達了意見:“你們看,實驗天使在勻速轉動風車。”
“這一直都是它表達穩定的方式,雖然無法解釋其中頻率變化代表的不同具體表達。但依舊在穩定運轉。”
“它基本情況良好,還能繼續。”
石敢當沉默了。
遠處跑出來一些小型四輪車,車上固定著四四方的金屬箱,箱頂安裝有一隻橙黃色的可轉動金屬臂。
這些金屬箱迅速支起,吸附在了風車表面,然後金屬臂開始在上面工作。
確定位置後,它們先做了牆面打磨和除汙,從下方箱體裡析出成品光炱塗層,對建築表面進行對齊塗裝。
接著它們又將光珀填充到固定軌道上,機械臂進行升溫處理,最後用膠質封裝,完成光脊。
六個機器臂協同工作,井然有序。
但這些只是前方的工作分機,真正進行操作的是後面這三名光印專家。
周異的視角下,石敢當雙線操作著兩隻機械臂。
一直機械臂安裝新的光印,另一隻做二次檢測與對接其他光印。
加裝工作完成後,風車反而變得更加靈巧了。
它在島上來回以軌道滑動,風車旋轉頻率明顯上升,看起來非常輕盈的樣子。
很快它開始支起身體,將石軌改造為消耗更大、自由度也更高的雙腿,開啟了直立行走模式。
風車甚至想要將雙腿掙脫地面,開始進行跳躍,每一次騰起只能拔升大概兩三米高,但落下來後卻造成了強烈的震盪。
它在島嶼上蹦蹦跳跳,又到處奔跑,讓風車轉得嗡嗡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