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醫院。
達芬奇卻自在走廊盡頭的窗邊靜靜站立,它四臂緩緩轉動,長條螢幕上波形圖快速抖動著,看起來像是陷入了某種難題。
周異走到它旁邊:“怎麼了?評估不順?”
“不是。董事長,很順利,我已經透過了聖山的評級,已經是B級的副主任醫師。”
周異心中大定,握了握拳。
很好。
達芬奇的進度比自己預計要更快。
周異所處的時代,醫生的治療水平就是靠大量問診和手術喂出來的。這種模式在廢土時代依舊生效,只要持續接待大量病人,就能提升瑪利亞醫院和醫生們的能力。
“那你現在遇到了什麼難處?”
“是專科選擇的事。”
機電醫生講道:“依託於公司和瑪麗亞醫院,我很幸運能接待和治療大量的病患,不到一年時間裡門診17924次,手術611次,治癒率保持在90%以上。這多虧了您給予的充足醫用裝置,以及不限量的藥物供應補給。”
周異心裡算了一下。
絕大多數時間裡,瑪麗亞醫院都是達芬奇一個在抗,它晝以繼夜,全年無休,問診量和手術量拉滿。不是機電生命根本扛不住。
工作效率和穩定性上,機電生命的確有著先天優勢。
不過周異也覺得奇怪:“公司員工目前不到2000人,他們去了醫院那麼多次?”
達芬奇說:“門診中,有12000餘次是來自沙港市、綠洲鎮、雞頭鎮和青蔥鎮的居民病患。”
“您讓我酌情考慮,所以我在每個月固定的幾天對外開放問診。”
“他們交付的醫療費,也都被我轉交給了龔正先生,每一筆都進行了記錄。雖然我定價較為低廉,也足夠覆蓋治療成本。”
周異點點頭。
這倒是沒什麼問題。
他主要擔心達芬奇一個忙不過來,醫療資源當然首先要向自己人傾斜,然後再考慮其他。
“經過大量的問診和手術,我的【診治】和【手術】在70天前就達到了B級。”
“比較困難的是醫學科研。”
達芬奇停頓了一下:“我撰寫了兩篇科研論文,分別是《單純神經內鏡下勝蛇光納器官區域性切除與縫合的臨床療效分析》,以及後來的《骨魚基礎疾病與骨結構功能影響的研究》。”
“第一篇文章,是對勝蛇們進行大量治療和手術後,基於臨床經驗得到的成果匯總。”
“第二篇文章,則是快遞中心成立後,我請教了骨頭實驗室的比奇先生,透過對骨魚快遞員們治療找到的一個方向。”
“這兩個細化領域都是過去【醫學百科】上沒有過的,不過因為論文需要驗證,稽核週期較長,就在一個小時前,我才得到了聖山那邊的正式通知。兩篇文章均透過了盲選驗證,我的醫學科研成果得到了認可,被認為是優秀的全新方向。”
“我的副主任醫師資訊已更新完成,瑪麗亞醫院也被納入聖山定點醫療機構名單。”
簡單來說,就是被加了一個聖山的實名認證,給加了V。
成為定點醫療機構,將納入機電城市的保險體系,機電城市的居民可以在這邊治療後按照保險進行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