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海在空中一路飛馳。
從翡翠城趕赴異形所在地有1700千米,獵脊者拉滿能達到200千米/小時,但即使是這個極限速度也需要飛大半天。只是不同於機電生命,獵海無法長時間保持這種高速狀態。
周異讓它不急,正常飛就行。
他心裡也不由感慨,最合適的飛行員一直就在身邊,自己卻沒意識到。
獵海體量有限,雖然無法支撐載運大重量貨物,但送幾個人,甚至是達芬奇這樣不算輕的機電生命,那還是能做到的。
高空倒是和過去沒什麼不同,天藍雲白,似乎世界本身沒什麼改變。
但下面卻是另一番景象了。
周異看到,陸地已經被大量光霧淹沒,只能看到一些零星陸地,就像是整個大氣層降落到了大地上一樣。
陸地面積比他所在的那個年代縮減了很多。
他由此想到。
死光在死海中密度高,在陸地密度低,不知道天上死光是少還是多。
對這個問題,紅隼答覆說:“高空的死光分佈是非均勻的,靠近地面區域的近地側與陸地的死光密度接近。但在地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死光密度會明顯提高,那是大氣層與死光構成的外死海。”
“外死海的死光密度比陸地的內死海更高,也存在更加不可控的危險,那裡通常是天行者和高階生命出沒的區域。”
周異也回過神來。
死海是死光和各種氣體形成的混合物,那麼大氣層就是天然的死光載體。
他問:“死光來自世界之外?”
紅隼說:“死光來自天外,覆蓋整個世界,這是確定的。”
各方勢力對死光一直在研究,但其成因和源頭依舊是個謎。
抵達目的地時已經入夜,這片區域還在降雪,大量雪花被死海融化後形成了更大規模的霧。
不過在紅隼的定位和鏡頭下,那龐大的海上異形依舊清晰。
它有彎鉤型的機體輪廓,彎內支出八條筆直大壩,就像是一把大梳子。
建築主體是一片坡度緩和的大山,上面植被很少。大壩的末端有三座大型混凝土掩體,上面是三個深邃的圓形大洞。
像是一塊被分離的海岸。
這一海上建築生命的遠端,是第七艦隊的五艘船,均掛藍白色的船錨旗。
與之前風琴號同樣,它們船身都被漆成黑色——現在周異已經知道,那其實是光炱,便於在上面安裝光印結構。
為首旗艦長度是其他船隻的兩倍,光是能看到的武器就有四門副炮、兩門主炮,還配有瞭望臺和通訊臺。
這是艦長秦燮所在的B級重型巡邏艦「白鴿號」。
白鴿號上升起了一面白底紅叉旗。
“這是訊號旗裡的和平意思。”
紅隼說:“他們表達不想衝突,應該是希望正式洽談。”
那邊稍後再談。
周異將注意力集中於下方的龐大海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