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商洛,你的作業寫好了沒有?”從太廟回來的路上,商洛和一同致祭的文閣老同乘一輛車,是文閣老的車。
“我還在取材,這事情還沒拿穩。”
“要不,晚上你去我家吃頓飯?正好今晚吃肘子。文鴛,正好你來幫他指導指導論文?”
“哦對了我上次問他要了作業還沒還給他。我確實是該登門的。”
“作業?”文閣老納悶道,“你們倆都不是一個學校,你要他的作業有什麼用?”
【總不能說是要學習他的作業,然後讓天乙貴人來生成手寫字型吧。你敢說嗎?】
“是為了補修以前的功課。”商洛回道,“我在外面放養太久了,總覺得以前的課程內容需要加強學習啊,就借了文鴛以前的作業來練習。”
“哦”文閣老點了點頭,“看不出商洛你竟然是這麼熱愛學習的孩子.”
【看不出來,確實看不出來。】
商洛趕忙打斷了話題:“哦對了,文閣老,我想問個問題。有關朝廷的架構的。我想為將來天庭的架構參考一下。”
“你想問什麼?我還以為你光是看道經的書就差不多了,畢竟那上面都有名字。”
“經書也就是個名義,實際上還得參考朝廷。所以我就是想問問——為什麼同時有工部省和工部啊?”
“這個?你可以參考唐制。杜甫是工部員外郎,被人尊稱杜工部——杜甫這個工部,其實不是六部的工部,是六部裡面工部下屬的工部司的這個‘工部’。工部司與工部本身同名,是工部自身的總務部門。”
“所以我們這個工部省下面,也還有個工部?”
“是。我們的工部省是由工部尚書來管轄的,工部省下面有個工部總部,那個是工部侍郎來管,通常侍郎裡面排位第一的。工部省下面還有水部之類,那個也歸工部侍郎來管,不過也有叫‘水部侍郎’的。”
“那尚書和侍郎有區別嗎?看起來只是差一級?”
“那區別可大了去了!尚書是政務官,侍郎是事務官。你很少能看到侍郎調任尚書的,比如我這個禮部侍郎多少年了都沒調任過禮部尚書,因為我是禮部總部侍郎,是禮部所有事務官的統領。尚書經常換,但我這個侍郎是不換的。”
“那尚書一般從哪來?”
“工部尚書實際上帶有一部分榮譽性質。順天工部尚書王老太太你見過吧?她原先是燕京大學的校長。從政之後平調過北直隸的一些部門,然後直接當了工部尚書。侍郎,需要一級一級往上爬。尚書不用,只要級別差不多夠了,再由首輔邀請組閣就可以。”
“啊!”商洛想起來了,“那我之前見的李都督,他也是在等著邀請吧?”
“對。他在等下一屆內閣的邀請,或者等本屆內閣改組。到時候說不定會邀請他為兵部尚書——這個兵部尚書主要也就是榮譽頭銜,另外擁有參與核心決策層的渠道。但你要說他們真的能改變多少國事,我看未必。兵部尚書也好,工部尚書也好,都換得太快了,多半隻是一陣風而已。要說巍然不動的,還得是我們這些郎官。”
“那我,是不是得去認識一下首輔閣下會比較好?”
“我建議這一屆就不必去了,直接等下一屆吧。本屆內閣因為陽州的爆炸案子扯不清,已經要倒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