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丞不答應,他非要上飛機。
沒辦法,劇組沒有人比他大。
於是,飛機只能落下來了,成丞興沖沖的跳了上去。
飛機升空後,成丞將自己綁在了直升飛機的鐵框架上,抱住攝像機,探出了半個身子,飛機上另外一個專業的攝影師看的心驚膽顫。
但成丞非但不怕,還覺跟得好玩。
貝雷帽道:“成導,您該下來了吧?”
成丞道:“我不下去了,我就在飛機上指揮,好了,船可以開進來了。”
貝雷帽:不下來了可還行
他拿出對講機,道:
“全體準備就緒,10s後開拍。”
“10!”
“9!”
“8!”
“7!”
成丞帶著風聲的聲音灌進對講機裡,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直到他喊到‘1’,上游的船出發了。
這場戲呈現出來的效果是:
輪船從上流駛下來,船體被切割成數十道木板,然後依慣性往前搓動撞擊到了河岸。
這個片段呈現在劇中大概是50多秒,場面一鏡到底,但實景拍攝時卻分為了四個部分拍攝。
第一是船上的場景,分為一開始甲板上的場景,以及後期被切割時的內部場景。
第二是岸邊汪淼和大史目睹這一切時的場景。
第三是輪船順流而下的場景。
第四是輪船殘骸堆放在岸邊的場景。
此時拍攝的就是輪船順流而下的場景,隨著成丞的一聲令下,攝像機很快捕捉到了輪船的影子,然後,輪船越來越大,帶起了龐大的浪濤聲。
直升機上,成丞調整著攝像機拍攝著這震撼的一幕。
岸邊,汪淼和大史的飾演者屏著呼吸,激動到渾身顫抖。
直到此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加入了一個什麼樣的劇組。
能參與到這樣的劇組,他們感覺到非常榮幸,與有榮焉。
最終,輪船在攝像機的鏡頭下撞到了岸上,發出了一聲巨響。
為了拍攝這個鏡頭,成丞不惜損壞一艘真實的輪船,後期,會按照這個鏡頭製作特效,製作出輪船分崩離析的效果。
接下來三天時間,整個劇組都在致力於拍攝古箏計劃這個重頭戲。
為了拍攝輪船殘骸400米大景,需要飛機升至高空去放線。
終於,歷時一個星期,古箏計劃終於拍完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三體一》的收尾了。
各大媒體跟進報道:
成丞,《三體一》即將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