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寒問暖過後,司馬亮和一眾官員,進入了正題。
趙宇拿出一份公文,跟司馬亮彙報了起來。
其中的內容,大多都是關於燕城周邊的賑災情況,以及一些損失清點。
雖說心裡有了準備,但聽到燕城以西的巨量損失,和高昂的重建成本。司馬亮還是有些難受。
只能說,順寧保下來,算是一個好訊息了。不然順寧完全被毀。無論是戰略還是民生方面,都是個巨大的損失。
至於重新開墾,也不算是壞事吧。至少能夠給難民安排一些活了。這樣對於安定,也有些幫助。
……
司馬亮一邊聽,一邊思考其中的利弊,以及需要調整的地方。
“關於平南的一些變動和安排……”趙宇說到這裡,看了一下司馬亮。
司馬亮面不改色的回視趙宇。
“怎麼了?繼續說啊。沒事,都說出來吧。”
趙宇遲疑了一下,然後看了一下週圍的官員。
“平南軍營的司馬永信將軍,意外離世。所以由鹽倉統領張堯,暫代。鑑於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合適人選。所以,在下建議,直接讓張堯接管平南計程車卒。後續如果有更合適的人選,可以用以接管第二鎮兵。”
雖然話是趙宇說的,但所有人的目光看向的人,卻是司馬亮。哪怕不知道真相,這些官員,依舊能察覺到司馬亮跟司馬永信的突然死去,有關係。
畢竟都是司馬亮的地界,一些訊息肯定是瞞不過自己人的。
注意到目光,司馬亮再度掃視了一下在場的人。
“這件事,就按你說的去安排吧。至於新的兵丁招募,我想拓寬一下招納渠道。或者說修改一下優先順序。鑑於燕北難民過多,所以,我希望先把一些沒什麼手藝的,孤身年輕人招入其中。”
“一來這些人,沒有根基,只要我們給與一定好處,可以換到比較高的忠誠。二來,也可以解決一些流民產生的問題。”
趙宇是人精,一下明白了司馬亮的避重就輕之意。
“王爺說的極是,在下覺得也可以。畢竟現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這些遊蕩的青壯年。沒有歸屬感,這些人很容易被蠱惑,做一些不太好的事。”趙宇一邊說,一邊給身邊的幾個官員使眼色。
官員心領神會,然後又用目光和其他同僚交流。
很快,正廳中的官員達成了共識,不再說關於司馬永信的事。
雖說成功避開了這個話題,但重新提到司馬永信,司馬亮還是有些愧疚的。
永信啊,永信,想來我這輩子,也不能忘記你了。司馬亮暗想。
結束完這個彙報,趙宇說起了關於寧城的近況。
雖說只隔了兩天,但寧城那邊還是傳來了新的進展。
不過,這不是什麼壞訊息。而是比較不錯的訊息。那就是,在顧巡的工作下,寧城用於賑災的糧食,差不多能撐到七月了。所以,多的一些糧食,可以調給燕城周邊進行應急。
聽到這個訊息,司馬亮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顧巡做的不錯。之前在寧城,我也接觸了這個人,是個可以做好事的人。不過,他年紀還有點輕,需要有人提攜一下。趙宇,你給他安排個穩重點的人,帶帶他吧。”
司馬亮沒有明說,但重視顧巡的意思,在場人都明白了。趙宇稍作猶豫後,點了點頭,“是王爺,在下會派人去帶帶顧巡的。”
“好,那你去安排吧。我就不多過問了。對了,怎麼徐望山沒來。他是有事嗎?還是告急了。”司馬亮看著在場的官員,發現熟悉的徐望山不在,所以有些疑惑。
說道徐望山,趙宇臉色變得有些差。他嘆息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