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聞言,露出甜甜的笑容,“爺爺放心,孫媳會養好身體的。”
“我那裡還有不少人參和寶藥,到時候讓你身邊的嬤嬤去找吳海拿一些過來!”楊正山笑呵呵的說道。
“孫媳多謝爺爺!”俞氏又福身一禮。
楊正山起身,“李大夫,我送你!”
旁邊的李君堂聞言,連忙擺手,說道:“不敢,侯爺請留步!”
楊正山也不管他拒絕,做了個請的手勢,李君堂有些受寵若驚,但見楊正山堅持,也就不再推辭。
正好他們走出小院院門的時候,楊承業急衝衝的跑回來了。
“爺爺!!”
“嗯,你先進去吧!”
楊承業咧嘴一笑,然後對李君堂躬身一禮,轉而走進了院子。
楊正山繼續送李君堂離開,“李大夫,老夫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李大夫能否幫給忙?”
“侯爺但說無妨,只要老朽能做到,自是不會推辭!”李君堂說道。
兩人朝著前院走去,楊正山繼續說道:“你們李家的醫書是否可以外傳?”
李君堂先是一愣,隨即笑道:“侯爺可能誤會了,我們李家並無醫道傳承,家父師傳青陽山人,所以我李家的醫道出自青陽觀,並無不可外傳之說!”
大榮武道昌盛,醫道同樣昌盛。
不過相比於武道,醫道傳承更少一些。
民間大部分大夫的醫術都來自家族傳承,而江湖中的醫術傳承則大多數來自宗門。
這兩者也是有區別的,民間的大夫擅長治療疑難雜症,江湖中的醫師則更擅長治療外傷,更精通藥理。
擅長治療外傷無需多說,武者整天打打殺殺的,受傷那是經常的事情。
而精通藥理則是為了使用草藥輔助修煉,如鍛體境的藥浴方子,後天境使用寶藥配置的藥方等等。
至於青陽觀,其實是重山鎮南路定州城外的一座道觀。
青陽觀也算是江湖勢力,不過青陽觀最厲害的不是武道傳承,而是醫道傳承。
歷代青陽觀主都是極其厲害的大夫。
而青陽觀經常在民間收徒傳授醫術,重山鎮不少醫術傳承都來自青陽觀。
“原來如此!”楊正山露出瞭然的神色,爾後又說道:“那能否麻煩李大夫將家中的醫書給老夫抄錄一份!”
這些年楊正山收集了不少醫術,其中一部分是為了培養軍醫的,在騰龍衛時,他就在軍中培養了不少擅長治療外傷的軍醫。
剩下的一部分則是為了自己學習,他從最基礎的藥材炮製開始學習,如今已經精通各種藥理,雖然從未給人治過病,但在藥理上不比一般的大夫差。
今日正好碰到了李君堂,所以他就臨時起意,想要討要一些醫書。
“這自是沒有問題,明日老夫就讓犬子將醫書送來!”李君堂欣然同意道。
青陽觀沒有敝掃自珍的想法,那他們李家自然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再說就算是他們李家敝掃自珍也沒有用,他們李家有的,青陽觀都有。
而且對於他來說,能幫上楊正山一點小忙也算是他們李家的福氣。
送走李君堂之後,楊正山先安排人給李家送去了兩壇百草釀。
雖然李君堂沒有提任何要求,但楊正山也不能佔李君堂的便宜,兩壇百草釀換抄錄一些醫書,李君堂肯定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