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自己是第三名,陸文淵重重的吐出一口氣來,神色頓時變得輕鬆無比。
雖然比會試降低了一名,不過能進一甲已經很好了。
至於為何選自己為第三名,陸文淵大概也能猜到。
陸文淵側頭看了看第一名和第二名。
劉師顏,王崇古和他本就是會試的前三名,而現在依然是前三名,劉師顏是連中會元和狀元,他和王崇古只是換了一下名次而已。
至於原因嗎?
大概是因為他長得比王崇古帥氣。
別覺得這個理由不靠譜,大榮朝堂一直都有這樣的慣例,探花郎為年少英俊者。
所以他因為比王崇古年輕帥氣降低了一名。
三榜唱完,進士四拜,狀元傳臚,獨佔鰲頭。
隨後便是跨馬遊街,一甲三人插花披紅,狀元用金質銀簪花,諸進士用彩花。
傳臚後第二天,天子賜“恩榮宴”於禮部,此宴為天子恩賜,欽命內大臣一人為主席(皇帝代表),狀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餘進士四人一席,諸讀卷官也赴宴。進士每人頒發給牌坊銀三十兩。
二十八日於午門前賜狀元六品朝冠、朝衣、補服、帶、靴等物,賜進士每人銀五兩,表裡衣料各一端。
二十九日,狀元率諸進士上表謝恩。
五月初一,諸進士授官,狀元劉師顏授翰林院從六品修撰,榜眼王崇古、探花陸文淵授翰林院正七品編修,其餘進士多授六部的正六品主事,而同進士則以正七品縣令為主。
隨後幾天,便是新科進士走馬上任的環節,朝堂允許新科進士在兩個月內上任,當然提前上任也是可以的,朝堂也不缺那兩個月的俸祿。
而一般情況下,在京都授官的進士一般都會選擇儘快上任,在地方上做官的進士就必須要那麼急迫了,他們可以先回家祭祖,再去上任。
陸文淵自然是隨大流,他花費了幾天時間送走幾位同科的好友之後,便準備前往翰林院上任。
同時,楊明誠也該返程回去了。
楊家小院中,一群下人正在準備著馬車和行禮。
楊明誠和陸文淵站在院子裡說著話。
“文淵,這做院子你住著就行,等回去我在讓我爹送你一套大點的院子作為賀禮!”楊明誠很大方的說道。
若不是他這次過來帶的銀票不多,他是真想給陸文淵買一套院子。
這套院子其實並不適合陸文淵住,因為這套院子在東城,京都有句俗語‘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簡單的理解就是東城多為富商,西城多為權貴。
陸文淵算不是權貴,但是翰林院在皇城西側,住在東城的話,去上衙比較遠。
再說西城也不全是權貴,也有很多小院子,只是價錢比較貴而已。
“大哥,不用了,我住在這裡挺好的!”陸文淵倒是不在意這些,不就是多走幾步路的事,他還沒到走不動道的地步。
“哈哈,一套院子而已,有了院子,你在京都也就有家了,倒是可以接外公和舅舅們過來享清福!”楊明誠很真誠的說道。
以楊家的家底在京都買幾套小院子還是很輕鬆的,但以陸家的家底想要在京都買套院子,怕是要傾家蕩產。
陸文淵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他知道陸家情況,也明白楊家如今的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