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好事,有了這筆錢糧可以免除他很多麻煩,最起碼不用他去找中軍都督府要錢要糧。
“沒想到啊沒想到,中軍都督府的那些官老爺們居然如此的大方,嘖嘖,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楊正山有些喜不勝收。
他不知道這是皇帝老兒的意思,不然他肯定會擺上香案給皇帝老兒磕幾個。
這可是幾十萬兩銀子和十六萬石糧食啊!
不過高興過後,楊正山仔細算了算,發現這些銀子和糧食似乎也不多。
從蘭家抄出來的黃金約三萬八千兩,白銀約二十二萬,銅錢約三萬四千貫。全部換算成銀子的話,大概六十多萬兩銀子。
這個數額看起來很大,但如果放在軍中算支出的話,這筆銀錢真的不算多。
重山鎮營兵的軍餉差不多是每年二十兩上下,也就是說一萬營兵一年就需要二十萬兩銀子。
這只是軍餉,楊正山現在麾下沒有營兵,但是他要裝備出一支精兵所花費的銀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一匹普通的戰馬要三四十兩銀子,一套鐵甲要上百兩銀子,一杆長槍要十幾兩銀子。
如果他要裝備一名鐵甲騎兵,最少也要一百五十兩銀子,一百個就是一萬五千兩,一千個就是十五萬兩。
好吧,鐵甲騎兵咱少裝備點,就裝備一千人吧。
再組建兩千輕騎,皮甲比較便宜,但裝備一個輕騎兵也要將近百兩,兩千輕騎就是二十萬兩。
然後還有步卒。
咱也不跟雲龍衛比,梁儲麾下的雲龍衛有五千騎兵,咱就組建三千騎兵和兩千步卒。
六十萬兩銀子勉勉強強能夠。
算完賬之後,楊正山心裡的高興勁徹底過去了。
難怪梁儲花費了十多年才把雲龍衛練成精兵,想練一支精兵真的很難,單單是錢糧的問題就能讓無數人歇菜。
放下第一份公文,楊正山又開啟了第二份公文。
第二份公文是關於蘭家的處理結果的,蘭家直系一脈男丁全部移交刑部,秋後問斬,女眷和旁系分支全部流放嶺南。
對於這個結果楊正山倒是沒有感到意外,蘭家犯得罪很多,但還沒有到滿門抄斬的地步。
“此事就交給你處理吧,等按察使司和都司衙門的人來了直接移交給他們就行!”
“對了,卷宗別忘了移交給刑部和大理寺!”
楊正山將第二份公文又交給了韓飛,吩咐道。
韓飛接過公文應了一聲就告退了。
韓飛剛走,一名親隨走進書房,將一份拜帖遞到楊正山面前,稟報道:“大人,門外有人求見!”
楊正山隨意的開啟拜帖,不過當他看到拜帖上名字時,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劉哲!他怎麼來了?”
這幾天他一直都在等著劉哲的回信,沒想到劉哲的回信沒有來,劉哲卻跑過來了。
雖然心裡很驚訝,但他還是站起身來,快步走出書房去迎接劉哲了。
他走出衙門立即就看到了有些狼狽的劉哲。
此時的劉哲與楊正山印象中的劉哲有了很多變化,髮絲間多了一些花白,眉眼間多了一些皺紋,看起來老了很多。
不過也對,在迎河堡的時候,劉哲就已經四十多歲了,他比楊正山還要大兩歲,而如今他應該差不多五十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