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多禮,楊大人,這位是家兄,特意從京都來看我的。”周蘭似乎有些情緒不高,眼中還帶著幾分不滿。
當然,這不滿肯定不是對楊正山的,楊正山又沒有招他惹他。
家兄?
楊正山心神微動,頓時明白了這位的身份。
周蘭是寧國公府的嫡女,那他的兄長也就是寧國公府的那幾位爺之一。
他也打聽過寧國公府的情況,畢竟周蘭是他的大腿,有些事情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當今寧國公也就是周蘭的父親周茂,充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掌京營,加封太子太師。
周茂有四個兒子,其中嫡長子早年在西北戰死,次子、三子皆為庶子,都在軍中任職,剩下一位便是寧國公府世子周緒。
眼前這位應該就是周緒了!
“下官迎河堡防守官楊正山拜見世子!”楊正山再次朝著周緒抱拳行禮。
大榮的爵位都是虛封,也就是沒有封地只有賜田。
“免禮吧!”周緒態度十分溫和的看著楊正山,抬手示意了一下。
周蘭也不管他的態度如何,只是對楊正山問道:“你來可是有什麼事?”
“臨近年關,下官給將軍備了一份薄禮!”楊正山直截了當的說道。
“送禮!”周蘭眨眨眼,怪異的看著他,“有什麼好東西嗎?”
送年禮這種事在官場上是最常見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當然,也有人會藉此大肆斂財,或者賄賂上官。
周蘭不是一個貪婪的人,她也不會在乎什麼禮物。
這段時間她收到了不少節禮,也送出了不少,都是人情往來而已。
不過他對楊正山的薄禮很好奇,因為她對楊正山的家境很清楚,你就她是去過楊家村的。
以楊家的家底能送給她什麼好東西?
“呃,沒有什麼好東西,這只是下官的一份心意!”
楊正山能說啥,雖然禮物中有他精心準備的兵法,但他也不能自賣自誇,說自己的抄的兵法如何如何厲害吧。
說著,楊正山將禮單遞給了周蘭。
周蘭目光掃過,其他的東西她一眼掠過,哪怕是百年人參,她也沒有多在意一下。
不過她還是看到了禮單上的《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
“這是什麼東西?”
楊正山對門外的楊明浩招招手,楊明浩立即屁顛屁顛的捧著一個木匣走了進來。
將木匣交給周蘭,週六好奇的開啟木匣,從裡面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她翻看這冊子,一開始只是好奇,緊接著變成了愕然,最終滿臉的震驚。
作為一個出身於寧國公府的將領,周蘭從小就看兵書,她看過的兵書不知幾凡,但她可以確定自己從未看過這本《三十六計》。
而對於書中的計策,她更是感到震驚萬分。
《三十六計》是依據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勞逸、順逆、高下、死生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每一種計策都體現了高超的智慧和戰術技巧。根據實際情況、敵我情況、形勢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而制定的,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這是哪來的?”
不過一刻鐘,周蘭就將整本冊子看了一遍,其實她只是大體瀏覽了一遍,並沒有細細思量,可就算是如此,她依然能看出這本兵書的不凡之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