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小鏡湖的故事是王動最不願意重複回看的武俠片段,沒有之一。
時隔多年,他仍然認為這段劇情bug連連,存在著惡意發盒飯的嫌疑。
精明強幹,江湖經驗豐富的喬峰居然因為一個詭計多端的女人的話就把質疑的矛頭轉向段正淳,心中也沒做任何合乎邏輯的推演,譬如年齡、譬如武功、譬如聲望(武功中等偏上,沉迷於女色的段正淳,如何能令天下英雄心服口服,還被推選為帶頭大哥?)
推動這一切的的全靠喬峰降智般的先入為主,意氣用事,他貿然找上段正淳的表現,和之前完成三大難題七大功勞的喬少幫主不像同一個人,此為bug一;
喬峰認定段正淳為殺父殺母的大仇人,但是他在質問段正淳的時候,語焉不詳,拐彎抹角,不提雁門關,不提自己的身世,這種刻意製造誤會衝突的手法出現在這裡實在太過缺乏說服力,此為bug二;
阿朱得知段正淳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後,主動代父赴約,最終死在喬峰手中,雖然臨死前解釋說她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段正淳,而是不希望喬峰和大理段家結仇,因此才主動求死……這段情節表現出來的真情實意,有一說一,曾讓王動非常感動,但仔細一分析,這段劇情邏輯之感人,衝突製造之強行,發盒飯之惡意,無不令人嘆惋。
阿朱代父求死,說明心中也已經認定段正淳就是帶頭大哥,就是喬大哥殺父殺母的仇人,只要他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喬峰就不可能放過他,更不用說現在因為他,還親手打死了自己最愛的女人,新仇舊恨加一起,喬峰說不定要把大理皇宮給拆了,以阿朱的機智聰慧會想不到這一點嗎?此為bug三。
然而。
但是。
bug歸bug,故事進展到這裡,至高意志需要殺死阿朱推動後面劇情,不論旁人如何掙扎,如何論證,都無濟於事。
這一段就叫“阿朱必須死”,你可以稱之為命運。
王動現在就站在現場,他想親眼目睹這段故事要如何上演。
那邊喬峰對段延慶的戰鬥已經進行到尾聲,三招之內即可分出勝負。
就在這時,有一男一女不知從哪裡殺了出來,叫了聲“老大,我們來幫你”,向喬峰展開圍攻。
正是葉二孃和嶽老三。
喬峰加重掌力,一記亢龍有悔擊在段延慶的鐵棒上,後者連人帶棒倒飛出去,半空噴出一口鮮血,摔倒在地。
喬峰順勢收掌,使一招神龍擺尾,分擊葉、嶽二人,二人應掌飛出。
三大惡人面對喬峰,竟是全程落於下風,完全被壓制。
“北喬峰果然名不虛傳!段正淳,你每次打架都要旁人出手相助,段家的臉真是被你丟盡了!”
段延慶說罷,分別看向葉二孃和嶽老三,說了句“走”,雙杖點地,人影倏忽不見。
葉二孃和嶽老三跟著離去。
段正淳走過來,向喬峰拱手致謝,並自陳身份。
喬峰聽他說自己便是段正淳,面色微變,抱拳回應,語氣淡淡道:“喬某正要去大理找段王爺相詢一件要事,不期在此相遇,正好請教,還望段王爺能夠如實相告。”
段正淳道:“喬兄對我有救命之恩,有任何吩咐,儘管開口,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喬峰目光灼灼,望著段正淳,問道:“段王爺可還記得三十年前的雁門關?”
“雁門關?”段正淳聞言臉色變得不自然起來,轉頭看了阮星竹一眼,底氣不足地續道:“嗯……三十年是曾去過雁門關……”
看到段正淳這種反應,喬峰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站在不遠處的王動看到喬峰這種反應,臉上的表情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也能對得上?
“段王爺當年在雁門關所做之事,令一個孩子失去父母,終身孤苦無依,至今不知父母身份,心中可曾有愧?”
段正淳嘆息道:“不錯,段某生平為此事耿耿於心,每當念及,甚是不安。”
喬峰變色道:“你既害苦了人,心中有愧,何以其後又接二連三地犯錯,不斷作惡?”
段正淳低聲道:“段某行止不端,德行有虧,平生荒唐之事,實在幹得太多,思之不勝汗顏……”
王動聽著二人的對話,心中震驚不已,暗道:“這怎麼接上的?遊坦之不是已經暗示喬峰帶頭大哥是位少林高僧嗎?”
念及此處,王動向前走了一步,學著阿紫的聲音,大聲問道:“你說你令一個孩子失去父母,是因為你殺了那孩子的父母嗎?”
這一聲喊得十分突兀,瞬間吸引了場中所有人的注意,段正淳望著王動,反問:“小姑娘,你說什麼?”
“你剛才說自己曾害得一個孩子失去父母,至今不知父母是誰,是因為你殺了那孩子的父母嗎?”
段正淳搖頭嘆道:“自然不是,我之所以說自己害得一個孩子不知父母是誰,是因為我就是那個孩子的父親,在那孩子出生之後,我一直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也從沒有見過她,因此才耿耿於心。”
喬峰失聲道:“你說什麼?”